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直接进入正题。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pediatricherpangin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黏膜亦可发生疱疹。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夏秋季。
1
病症表现
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吞咽困难,精神萎靡和惊厥等。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婴幼儿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
2
体征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病程为1周左右。
?
大人不要亲吻孩子的手和嘴?这么严重?
最近,一则关于“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消息在不少人的朋友圈里流传,“大人不要亲吻孩子的手和嘴,甚至不能对着孩子喘气”,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传染给孩子“疱疹性咽峡炎”,那么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大人如果是病毒的携带者,就可能在亲孩子的过程当中,将病毒传染给孩子。而疱疹性咽峡炎除了呼吸道传播外,还有个重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
有记者昨日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了解到,近日来看疱疹性咽峡炎的幼儿也比前期有增加。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晏路标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到了该种疾病高发的季节,与往年同期差不多。“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孩子在一个星期内会自愈。”
孩子得病后,家长不必过分担心,目前也没有针对这类疾病的特效药。如果不是重症,就加强观察,38.5℃以上时,可以吃退烧药等。此外,因为得病后,孩子口咽部会长疱疹甚至溃疡。
此时孩子会比较痛苦,要准备流质好吞咽的食物,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另外,家长须注意的是,由于该病起病急,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可能会导致高热抽搐,如发现患儿出现异常,要及时就诊。
3
如何区分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宝宝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大多数的手足口病宝宝先是咽喉部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并伴有发热。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无论是预防手足口还是疱疹性咽峡炎,在托儿所、幼儿园之间,不少小朋友会相互传染中招。所以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做好个人卫生,让孩子勤洗手,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幼儿园要做好晨检,发现有症状的患儿要及时隔离。
互动留言
你知道疱疹性咽峡炎吗?
了解活动详情,点击“阅读原文”↓↓咕力小编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