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1、持续高热
突然性的高热不退,体温在39~40℃左右,已服用退烧药但体温下降不明显,发热时间持续3~5天。
2、口腔有疱疹,咽痛明显
吃东西哭闹难受,喝不下水也吃不下东西,如因此导致严重脱水,建议尽快就医。
3、出现呕吐、肢体抖动、抽搐等情况
四肢抖动,肌肉抽动或震颤、呕吐、皮肤发花、面色苍白等。
二、治疗
1、宝宝发烧了,医院吗?
对于三个月内的孩子,只要体温高于38度,医院就诊。如果是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只有发烧症状,而其他方面的病情表现不重,可以选择先在家对宝宝予以物理降温。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饮用温开水,不急可以补充由于发烧丢失的水分,还能够促进出汗,使体温下降。还可以用温水(不要使用酒精)擦拭额头、身体和大腿内侧。与此同时,应多次测量宝宝的体温、观察孩子精神状态、皮肤和身体的变化。如果2岁以下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一天,2岁及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3天,或者任何年龄的孩子体温反复超过40度或出现头痛、呕吐、抽搐、腹泻、脖子发硬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对宝宝进行详细检查,如抽血、采集咽拭子等。药物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休息两周,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护理。
3、对症治疗
无特异抗病毒药物,针对“发热、咽痛”密切观察,对症治疗。
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部分病原重叠,所以,个别病例有发展成为手足口病的风险。
4、合并处理
如果合并细菌感染,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三、传染性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四、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主要传播途径为:
接触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咽部分泌物、唾液、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等)
简介经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牙杯、衣物、玩具、碗筷、奶瓶、奶嘴、床上用品、桌椅表面、门把手等物品传播。
因此,幼儿园、学校内人口密集,很容易发生疱疹性咽峡炎的大范围爆发。平时室内常通风,勤晒衣被,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养成勤洗手、使用个人餐具和卫生用品的良好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患病风险。
五、隔离
发病期间及症状刚消失后,病人依然携带肠道病毒,具有传染性,为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您的孩子以及其他孩子的健康,建议隔离至发热、疱疹等症状消失1周后,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入园。
董桂阁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