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体征
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急性淋巴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A10型引起的一种变异的疱疹性咽峡炎,有如典型咽峡炎同样的损害,但不进展到水疱和溃疡,仅存留有淋巴细胞浸润所形成的灰白色丘疹,周围绕以红晕。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虽然同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发病和传播途径都相似,但手足口病有典型的散发在手掌、足底和肛周的粟粒样斑丘疹。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情较轻,却也会有并合细菌感染的可能,也可能发生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如持续高烧、溃疡不愈等要考虑就医,一旦出现呕吐、头疼、精神萎靡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与治疗:
1、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童夏季常见病,预防此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2、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进食困难时可以采取大静脉营养合剂。
3、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物,一定注意口腔卫生。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染。
4、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5、可取绿豆克、苦瓜50克、薏米克、大米克煮粥,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食用。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1、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咽峡炎传染性很强,因此最近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
2、注意个人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多刷牙勤洗手,餐具用烫水消毒。大人不要用孩子的被子,碗勺。
3、不要随便亲吻宝宝,成人在亲吻孩子过程中很容易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容易导致宝宝感染疱疹性咽峡炎。
4、保持室内卫生与通疯,夏季天气炎热,空气中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一旦进入呼吸道就会引起疾病发生。平时要经常打扫卫生,清洗衣服和床单,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凉爽与空气流通。
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安徽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