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记者陈小芳)昨日,涵江一所幼儿园的老师在家长群里发出了一个通知,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恐慌。通知称疱疹性咽峡炎作为新一轮的病毒感染已经来了,而且是通过大人亲吻的唾沫传播的,所以近期请不要亲吻自己的孩子。不过有儿科医生表示疱疹性咽峡炎只是感冒的一种,夏秋是其高发的季节,家长只要没有感冒症状,亲吻孩子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用过度紧张。
3岁女儿高烧不退嘴里长多个疱疹
涵江的张女士告诉记者,3岁的女儿前两天突然高烧不退,于是她给女儿喂了发烧时吃的药物。“以前一般吃了药就好了,可是这次怎么都不见退烧。”后来,她的女儿连吃饭喝水都十分痛苦,一直哭闹。张女医院一检查,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医生拿手电筒往孩子嘴里一照,发现孩子的上颚至喉咙部分长出了十几个疱疹,所以吞食时十分难受。“挂了一天点滴后,女儿的烧终于退下来了”。
“后来我把这个事情发到了 昨晚,朋友圈被“大家以后不要亲孩子了。再喜欢也要控制!医生警告家人,不要亲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低,这次病毒是大人通过亲吻,唾液飞沫传染的,孩子还小,尽量保护吧。希望病毒赶快过去!”这条消息刷屏了!
事因“宝贝最终未能逃脱病毒袭击,体温飙升到39℃,电筒往嘴巴一照,上颚已经布满一颗颗小红疱疹,很担心疱疹变成溃疡。”
这是杭州一位叫“葫芦娘”前两天发的一条朋友圈信息。她21个月大的葫芦娃得了疱疹性咽颊炎,小区里差不多年龄小朋友都中招了。
每年六一前后,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
一周之内,小区里10个孩子中招葫芦娘说,小区里和葫芦差不多年龄的小朋友,有10个,妈妈们建了个 淘宝妈:一开始说骨头戳住了,以为长牙,第二天中午开始发烧,睡了14个小时退烧了,胃口不好,喜欢吃冰的,想来是嘴巴里长泡了我没发现。
堂堂妈:上午7点开始38.5℃,最高39.5℃,吃了退烧药。第二天下午开始说嘴巴痛,吃不下东西,昏昏欲睡。
小朋友陆续中招,有一个最严重的,发生高热惊厥,还住院了。葫芦娘是学医的,虽然早有准备,但也没想到病毒那么强大,孩子们在一起玩了玩,就传染了。
“这个病最痛苦的嘴巴痛阶段到来了。”葫芦说,昨天给葫芦做了绿豆粥、白木耳,放凉了吃嘴巴里舒服点;还有孩子爷爷自己做的面条,少量多餐,哄着吃,保证营养。
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是“表兄”手足口病是法定传染病,如果幼儿园或学校有集体发病,常常会关闭班级或者整个幼儿园,所以家长对它了解越来越多;对疱疹性咽颊炎,就有些陌生了。
“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造成的。”程海英说,柯萨奇病毒是导致这两种病的主要病原,不过少数手足口病是EV71病毒导致症状比较严重。
同一类病毒引起,两个病症状也有些相似,都会在口腔里看到疱疹溃疡。
这种病毒来得快,一来就会发高烧,第二天嘴巴里就出疹子。不过,程医生说,有些抵抗力好的孩子,也可能不发烧。年龄小的宝宝,如果出现拒食拒水,口水增多的现象,要留心,可以学葫芦娘,拿手电筒照一下,看看口腔黏膜光不光滑,有些孩子可以看到明显的小水泡,红红的,亮晶晶的水泡。
自愈性疾病不需特殊治疗,护理重点是预防感染和手足口病一样,疱疹性咽颊炎也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就像普通感冒一样,所以家长不用太紧张。
“疱疹性咽颊炎,关键看护理,护理做得好,一般2~3天体温就下来了,一周左右就好了。”程医生说,但是如果继发感染,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病程也会延长。
疱疹性咽颊炎早期表现是发烧,但刚发烧的时候还不能判断是不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
所以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体温超过39℃以上,吃点退烧药;2~3天高烧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医院来。
“孩子烧退了之后,就进入最难受的‘溃疡期’,口腔里有创面,吃东西又痛,最重要的护理就是预防感染。”程医生说,这个时候,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凉水有镇痛作用,还能把创面冲刷干净,也可以给孩子喝鲜榨果汁;虽然孩子嘴巴痛,但是还要鼓励他多进食,选择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比如牛奶,蛋羹,肉末等等。
这段时间,已经进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这两种病目前都没有疫苗,孩子去年得过,今年也可能再得,所以预防很要紧。预防这两个疾病,最重要的措施是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同时保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莆广车友会携手小拇指汽修为广大车友们送万元豪礼了!本次活动将送出份价值元、元、元、元不等的福利卡,回复“小拇指”或者“xmz”可以参与活动。
白癜风早期北京中科医院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