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前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蛇丹”、“飞蛇丹”等,俗称“缠腰龙”,一般多在春季发病。西医治疗基本就是抗病毒、止痛药加维生素,号称提高免疫力为主,医院的西医治疗都差不多。

带状疱疹图片看起来都有点不适感的,虽说还不算太吓人的皮肤病,在此就不大量附图了,诊断基本是比较简单的,专业医生看一眼基本就可以诊断了。

下面就来谈一下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吧。西医认为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也是病毒感染,整本伤寒论也基本都是在讲现代的跟病毒相关的疾病,机理都是一样的,套用治疗就可以了。就像前面介绍的轻度发热、食欲不振这些前驱症状表现,跟感冒也是一样的,所以就按六经治感冒的思路来治疗就好了。

带状疱疹是皮肤病,皮表的病,在人体外层,多数有外感的诱因,按六经辨证是考虑三阳病。再来看带状疱疹的好发部位,胸腹、腰背及颜面部。胸腹、腰背发生于一侧,多数绕到肋间区域,按照经络循行来讲,就是少阳区块为主,所以就归于少阳病,主方就是小柴胡汤。少阳病有一个主证就是两侧胁肋部疼痛不适,跟带状疱疹的疼痛症状也是相符合的。

对于这个经络定位不懂的同学,下面来个经络循行图看一下,身体的侧边基本都是少阳经在管的。

小柴胡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胸胁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柴胡30g黄芩10g党参15g炙甘草15g制半夏15g生姜8片大枣4个(掰开)

用水5碗,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慢煮,煮50分钟左右,煮成3碗药汁,滤出,去掉药渣后再浓缩成2碗药汁,分2-3次温服。

带状疱疹还有一个好发部位就是前额部,有些还连及眼睛部位。前额部按经络循行来说太阳经和阳明经都有涉及,所以适合用太阳阳明合病的葛根汤。

葛根汤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而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葛根30g生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10g

生姜8片红枣4枚(掰开)

用水4碗,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煮50分钟左右,煮成2碗药汁,分2-3次温服。

按照六经辨证可以这样考虑,再结合其他一些具体表现,能抓到哪一经的主证,就用哪一经的方子就行了。

另外还有一些治疗带状疱疹的验方也一起介绍一下。

日本汉方十味败毒汤

柴胡3g樱皮3g桔梗3g川芎3g茯苓3g独活2g防风2g生甘草1g生姜1g荆芥1g

柴胡10g地骨皮10g桔梗10g川芎10g茯苓10g独活8g防风8g生甘草6g生姜3片荆芥6g

用水3碗,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煮45分钟左右,煮成2碗,分2-3次温服。

本方是太阳病向少阳病转变时期的发表的方子,相当于小柴胡汤的病位,可以将体内蓄积的这种从皮肤发表出来的毒中和的方子。

日本汉方用量都比较小,可以适当加量使用。樱皮药房不备,常用厚朴或地骨皮来代替。

瓜蒌甘草红花汤

明代孙一奎《医旨绪余》。

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连皮捣烂)甘草二钱红花五分

瓜蒌仁30g瓜蒌皮30g红花8g生甘草12g

瓜蒌主伤寒阳邪结胸,能开胸膈之痹结,所以能疏通皮表之瘀浊,加上红花的活血作用,就是疏通皮表之瘀浊气血,甘草解毒。通利之后痛也随之缓解。

患者服药后,多数大便会变稀或腹泻。

这个方子现在被推为治疗带状疱疹的专方,很多中医师在实践应用,疗效不错,有诉当天疼痛减轻,3-5天就可以痊愈。









































百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zz/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