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最近一周,南方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爆发的趋势,这个疫情到目前仍旧是一种蔓延的态势。
为什么说是疫情,因为这个病实际是手足口病的一个兄弟,也是一个流行性疾病。
上月本人在外地出差培训基层医生实用中医中药,有一天碰到一个小儿来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记得当时给孩子用的是中医贴敷治疗,这个孩子仅贴了三天就好了。
最后一天孩子的兄弟也是相同问题过来求诊,当地医生告诉我说:“这个病是可以传染的”。我当时听他这么说差点就笑喷了!看诊结束后,在他的诊所我给出我的看法,这个不是他诊断的“化扁”,实际是个“疱疹性咽峡炎”。
“化扁”和“咽峡炎”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无传染性。他们同属温病,“化扁”属于风热感冒范畴,“咽峡炎”属于时行感冒范畴。“咽峡炎”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临床表现:一、高热(39℃—41℃);二、咽痛(初期可不痛)。体征:高热过后孩子的悬垂体、咽喉壁、扁桃体及其附近的软腭黏膜都会出现黏膜疹。这段时间找考拉给宝宝看过病的家长都觉得神奇,很多孩子是在初期发病高热的时找考拉开方,考拉都会告诉患者吃一至两天中药后,咽喉部就会出滤泡疹子,实际病程往往就如考拉介绍的那样进展,所以大家都觉得很神奇,其实里面的道理在中医儿科班里都有讲到,听过课的家长基本都不会慌张。一般高热反复两天左右就会逐渐退掉,然后就开始出现黏膜疹,等它发透后就会褪去,大凡将黏膜疹正常发透的,以后都不容易感染,考拉印象中治过的孩子,只要没用过抗生素压制的,病情好了以后基本不会再发作,即使发作也会很快痊愈。处方考拉就不公布了,因为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要对大伙负责,其治疗方法无非就是清热透疹。预防可以用新鲜芦根,水开关火焖十分钟,代茶饮。(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现在正是流行期间,饮食清淡,新鲜芦根可以在当地菜市场购买,如果买不到就去某宝网(你懂的)购买,然后在冰箱保存。芦根,性味甘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新鲜芦根的药性偏于补水清热,对热病烦渴咳嗽,胃热呕吐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干品的药性偏于利尿通淋排石,建议各位还是使用鲜品的芦根!实在不行干品也能使用,使用芦根用的是它的气,因此不适合久煎,煮开关火闷十分钟即可!最后,考拉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免疫力来源于正确的喂养方式,只有建立正确的喂养方式才会拥有强健的体魄。下期预告:
下一期给大家分享一味解郁的食材!不用喝汤药,食疗解郁也会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