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网传科研发现抑郁症是疱疹病毒引起的它只是

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4780806.html

最近,有一种关于抑郁症病因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称抑郁症病因找到了,是疱疹病毒。

该说法源于最近几年、尤其是去年关于疱疹病毒HHV-6B的研究。

疱疹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可引起有水痘、带状疱疹、疱疹性龈口炎、幼儿急疹等多种常见疾病。它可以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当免疫力下降时会引发感染。

比较新近的一个研究是年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他们发现人类疱疹病毒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能与抑郁症发病有关。

他们发现,当人体免疫力低下,一直处于疲劳、压力下时,唾液中潜伏的疱疹病毒HHV-6B会增多,然后感染了大脑中的组织“嗅球”,产生一种蛋白质,叫做SIHT-1蛋白。

他们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如果“嗅球”感染了疱疹病毒HHV-6B,产生了大量SIHT-1蛋白的话,会引起大量相关脑细胞死亡,接着小鼠就表现出抑郁症状。

这个团队还发现,在一个人的样本调查中,抑郁症患者的SITH-1蛋白含量非常高。因此,这个团队认为,在潜伏期的HHV-6B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

其实这个研究的文献里表达得很清楚,是“在潜伏期的疱疹病毒HHV-6B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一是“可能”,二是“参与”。

也就是说,通过这些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里面可能涉及到疱疹病毒HHV-6B对大脑组织的伤害;而疱疹病毒HHV-6B容易在我们长期感到疲劳、压力大的情况下发起袭击。

可是很多人对于这个科研结果产生了误解,以为科学家终于找到了抑郁症的病因,那就是疱疹病毒HHV-6B,对抑郁症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就可以了。

这种解读不仅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极其荒谬的。

根据以上研究,疱疹病毒HHV-6B容易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可能很多人身上都有。但是,当我们长期处于疲劳和压力下时,疱疹病毒HHV-6B才会来骚扰我们,然后才会有可能参与到抑郁症状的发生机制中。

换言之,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的疲劳和压力,而不是疱疹病毒HHV-6B。而且,长期的疲劳和压力可看作长期的慢性应激,这本来就预示着负性的心理社会因素,并可引起大脑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浓度异常。而这些也都会参与到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中。

再退一步说,假设有这么一个实验,短期内向心身健康的、没有明显疲劳和压力的受试者注射了大量疱疹病毒HHV-6,或者直接通过某些手段增加其大脑组织“嗅球”中SIHT-1蛋白的表达。然后这些受试者出现了抑郁症状,那这到底算不算真正的抑郁症?(当然,现实中不太可能进行这种实验)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实际上,很多病因明确的躯体疾病也会引发认知情绪障碍。有一些是生理上的,比如罹患某些神经内科疾病后,比如脑卒中,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抑郁发作的症状。又比如“甲低”(甲状腺功能低下),也会导致抑郁发作。

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抑郁障碍”含有7种。我们平常所说的、典型的“抑郁症”,在书中称为“重性抑郁障碍”。

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抑郁症障碍,则属于“其它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即该障碍是其它躯体疾病的直接的、病理生理性结果。

有一些是心理上的关联。比如有的人罹患严重癌症、感染艾滋病后,很多患者因恐惧、绝望,也会出现继发性的抑郁发作。

这种情况到底算不算真正的抑郁症呢?在临床上是有争议的。

严格意义上说,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不能等同于我们平时说的“抑郁症”,有的医生会将这种情况诊断为“抑郁综合征”。因为一旦相关的躯体疾病痊愈了,抑郁症状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与典型的“抑郁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说,相关的研究仍不多,规模不大,难以证实疱疹病毒HHV-6与抑郁症有没有关系、有何关系。

就算有所关联,疱疹病毒HHV-6也只是参与了抑郁症发病中的某个中间环节,而不是真正的病因。

就算开发出相关药物,降低甚至消灭了抑郁症患者体内的疱疹病毒HHV-6或者SIHT-1蛋白,缓解大脑相关组织的伤害,可能也只能缓解症状,而不是从根源上解决患者面临的压力。

目前基于“神经递质假说”开发出来的抗抑郁药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从生理层面改善大脑的功能,减缓恶性循环,从而缓解抑郁症状。关于疱疹病毒HHV-6与抑郁症联系的发现,并不是抑郁症真正病因的发现。

因此,防治疱疹病毒HHV-6可能有意义,这可能可以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但我们不应该将消灭抑郁症寄望于此。

以下转发关于疱疹病毒HHV-6抑郁症关系的科普文章,希望大家深入地、正确地理解,不要以讹传讹,盲目地乐观。

——何日辉

(下文来源于:科普中国)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估计共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不同于通常的情绪波动,长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尽管尚不清楚造成抑郁症的确切原因,但科学家可以肯定,基因在其中发挥了作用,曾有一项研究显示,44个基因位点的变化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除此之外,过度疲劳和压力都会引起抑郁症。但为什么疲劳和压力会引起抑郁症,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人们只是通过判断抑郁症患者前后的生活状态、体征以及症状来解释过度疲劳和压力可能是引起抑郁症原因。

最近,一项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的新研究突出了这样一个事实,病毒是可能造成抑郁症的“元凶”之一。这项研究由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他们发现人类疱疹病毒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能与抑郁症发病有关。也就是说,让我们嘴里起泡的病毒,还可能会引发抑郁症!

能够将“病毒”和抑郁症联系起来,不得不说科学家的脑洞实在是太大了。以往的科学调查,将患者和健康人的基因组进行比较,用来分析哪些基因、哪些蛋白质和疾病有关,但是往往得不到任何关联。

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将目光放在了寄生在人体上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上面,由此发现,这些微生物的基因或者他们释放的蛋白质和人类的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期潜伏的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之一。疱疹病毒科里面有8种类型,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水痘、带状疱疹、疱疹性龈口炎、幼儿急疹、生殖器疱疹等多种疾病。

疱疹病毒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这种病毒不同于今年在全世界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或者是季节性的流感,亦或是能引起拉肚子的诺如病毒等仅仅在宿主体内潜伏数天或者数月的病毒。疱疹病毒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具有在宿主一生中保持潜伏感染状态的特性,能长期潜伏在人体内,在免疫力下降时会再次引发感染。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供的HHV-6的彩色增强电子显微照片,HHV-6是疱疹家族的双链DNA病毒。此处显示的病毒颗粒已经成熟,然后从被感染的淋巴细胞中释放出来(图片来源:sciencephoto)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与抑郁症相关的病毒是疱疹病毒中的6型,科学家发现人类疱疹病毒(HHV)6型和精神类疾病有着不小的联系。人疱疹病毒6(HHV-6)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神经性病毒,和神经的亲和性高,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广泛传播。HHV-6能够引起幼儿突发性急疹,几乎所有患者在婴幼儿时感染,引起玫瑰茄,然后病毒会一直潜伏在体内。该病毒和其他疱疹病毒相似,会因患者的免疫低下而重新激活,有时会引起脑炎。

幼儿急疹,图片来源于网络

狡猾的6型疱疹病毒

年,由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微生物学系的布普什·普鲁斯蒂(BhupeshPrusty)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疱疹病毒HHV-6会引起认知情绪障碍。他们在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的人的大脑中,发现了一类被称为浦肯野细胞的神经元感染了疱疹病毒HHV-6。

浦肯野神经元是位于人小脑中的脑细胞,而人小脑是负责控制运动、肌肉、平衡和姿势的大脑区域。同时,一些研究也认为这个大脑区域与语言、认知和情绪有联系。

研究指出,疱疹病毒HHV-6的病原体可能在生命早期的关键的发育阶段破坏神经发育,并与免疫系统发生串扰,以往人们认为潜伏的疱疹病毒(即被认为是不活跃的,潜伏在器官和组织中的病毒)完全无害这一想法也被证明是错误的。也有研究表明这些人疱疹病毒可能引起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老年痴呆症。

小脑位于脑的后下方,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疱疹病毒会侵入人体的嗅觉神经。疱疹病毒HHV-6主要潜伏在唾液和鼻腔等部位,在身体疲劳时,会从唾液中脱落,其中一部分病毒逆流从口进入鼻,再进入嗅觉途径,并潜伏在嗅球/道和鼻内皮中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要注意,嗅球(olfactorybulb)可不是口腔或者鼻子里的部位,它是人类前脑结构中参与嗅觉的部分,用于感知气味。

嗅球不仅是HHV-6潜伏期的一个重要位点,而且还是一种防止唾液中的病毒侵入大脑的免疫器官。有一些研究报道显示,抑郁症患者存在嗅球功能障碍及其体积减少。因此,研究人员们猜测,HHV-6的重新激活可能引起了嗅球功能低下,进而导致抑郁症。日本慈恵医大的近藤一博教授的研究团队证实了这一猜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疱疹病毒为何会“致郁”

近藤教授的团队进一步分析了HHV-6引发抑郁症在分子层面的原因机制,发现是病毒产生的蛋白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他们发现,当免疫力下降,身体一直处于疲劳时,唾液中的HHV6病毒数量激增,病毒感染嗅球,在嗅球位置处产生新的蛋白质,他们称其为SITH-1蛋白,这个蛋白就是他们研究的主角。

他们制作了表达SITH-1的小鼠,在小鼠嗅觉星形胶质细胞中SITH-1大量产生,结果显示小鼠嗅球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小鼠也表现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过度活化和抑郁症状。而在用HHV-6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神经星形胶质细胞和其他巨噬细胞系中发现,只在嗅球中的神经星形胶质细胞大量的产生了SITH-1蛋白,这些蛋白的表达促进了钙大量流入细胞内,进而引起细胞凋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下图所示,近藤教授对健康人和患抑郁症的共计人进行血清调查发现,和健康人相比,抑郁症患者的SITH-1含量非常高,抑郁症患者SITH-1阳性者为79.8%,SITH-1的表达使人产生抑郁症状的可能性高了12.2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还不能直接将过度疲劳和压力与抑郁症直接划等号,但是SITH-1蛋白质的发现为今后研究疲劳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数据,这项研究也突破了以往疱疹病毒潜伏期不会作妖的认知。所以通过这些研究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压力不仅会压垮你,还会让你患上抑郁症!因此我们平时多注意休息,缓解压力,不让狡猾的疱疹病毒有可乘之机。

参考文献

1.NobuyukiKobayashi.HumanHerpesvirus6BGreatlyIncreasesRiskofDepressionbyActivating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duringLatentPhaseofInfection.iScience.Volume23,Issue6,26June,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zd/1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