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科专家联盟本站编辑:丹丹
近日,湿热天气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许多宝宝不幸中招。疱疹性咽炎其实是指疱疹性咽峡炎,是夏季儿童常见多发病,近期该病症确实进入了多发期,但家长不要过度惊慌。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同为肠道病毒引发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主要传播途径为口或呼吸道,容易在孩子中间流行。疱疹性咽峡炎的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黏膜损害,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流口水、厌食。
1.症状
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和惊厥等。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婴幼儿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
2.体征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病程为1周左右。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当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时,应多饮水,以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
1.一般治疗
告诉患儿家长该病的自限性和治疗的目的,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注意休息、居室通风、多饮水等。
2.抗感染治疗
(1)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口服或静脉点滴。部分中药制剂如板蓝根、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等清热解毒药品也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年3月—年6月收治的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医院)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0例患儿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而观察组40例患儿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患儿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总病程分别为(1.04±0.63)d、(1.32±0.54)d、(2.14±0.43)d、(3.50±0.6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不适症状,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措施,有利于患儿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数据来源:徐志超.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4,(5):77.
山东润华药业有限公司通过与山东中医药大学联合进行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抗病毒药理学研究,证明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致病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该结论可为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从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组方成分进行分析,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配伍的6味清热解毒药物,能够明显的抑制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等多种致病病毒的增殖,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够对抗引发疱疹性咽峡炎的致病病毒。其次,针对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发热,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配伍的2味解表药,能够高效的解热,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针对38.5摄氏度以下的低热患儿,服用药物48小时后,能够很好的缓解。针对口腔黏膜疹引起的小儿拒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配伍的3味调节脾胃的药物,能够很好的调节小儿脾胃,增加小儿食欲。最后,针对皮肤改变,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外用,可以有效的治疗和缓解因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疱疹、丘疹等。
所以,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可以有效对抗引发疱疹性咽峡炎的致病病毒,并对疱疹性咽峡炎引发的发热、疱疹起到对症治疗的治疗目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