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还没消停,又蹦出个疱疹性咽峡炎……
继前段时间热议的手足口病后,疱疹性咽峡炎迎来新一轮的刷屏。同时已经有不少媒体发出报道,提醒医生和家长引起注意:
从网站和朋友圈分享情况来看,近期部分地区幼儿园出现小朋友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停课。面对来势汹汹的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知识我们必须得知道呢?一起来看看!
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每年的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1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
如何发现患儿有病症表现呢?某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言简意赅的十几个字概括,那就是:孩子痛,很痛,他不愿意进食,口水特别多!
主要体征:咽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疱疹一般出现在发烧24小时以后,位于悬雍垂、咽喉壁、扁桃体及邻近软腭等处。口唇黏膜及手、足、臀等部位无皮疹。
图片来源:丁香妈妈
蓝色区域即为疱疹性咽峡炎会发生黏膜疹的区域
2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何异同?
上述这些症状看起来和众所周知的手足口病有点像,没错,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同一类病毒造成的。
我国卫生部年发布的指南显示,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
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3如何应对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手足口病」,可以按手足口病来对待处理。
①不使用抗生素
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抗生素治疗无效!抗病毒药物也有毒副作用,不建议使用。
②发热的护理
体温在39度以下,建议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而无需处理发热;体温在39度以上,建议积极使用物理降温及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使核心体温降至39度以下,同时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孩子发热时经皮肤和呼吸丢失的水分较平常增加很多,加之进食少、摄水少,孩子很可能有脱水风险,建议补充水分同时服用口服补液盐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口服补液盐Ⅲ溶液在小肠的吸收速度是清水的4倍,不仅能快速补充水分,还能补充电解质,有效防止脱水以及提高孩子的舒适度;口服补液盐Ⅲ还可以快速增加体液,促进排尿和发汗,有助于退热,一举两得。
③口腔护理
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④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患儿消化功能会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对于因疱疹或溃疡疼痛造成进食困难的小孩可以适量服用口服补液盐Ⅲ溶液以补充电解质和葡萄糖,每包口服补液盐Ⅲ用毫升温开水冲调,等放凉后给患儿少量多次地服用。
4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了解一下!
来源:腹泻治疗直通车;基层医师公社
供稿:门诊一组;病房医生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