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医院的儿科门诊迎来不少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小朋友。下至10个月大的婴儿,上至8岁的小学生,其中大多数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小朋友们嘴巴疼,吃饭喝水都大受影响,把年轻的爸爸妈妈心疼坏了!那么,关于疱疹性咽峡炎,您了解多少呢?
一、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表亲”(图片过于真实,可能会引起不适)
大名鼎鼎的手足口病我们大家了解的比较多,都知道这个病是传染病,得病后会发热、手脚臀部起疱疹,严重的可能引发脑炎和肺水肿,是个“狠角色”。其实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都有发热、咽痛、厌食等症状,一般治疗和预防措施也一样。不同点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只出现在口腔里,而手足口病的疱疹除了长在口腔里,还可能出现在手、足、臀部甚至四肢等部位。
二、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可以继续上学吗?
目前,手足口病是按照传染病来严格管理和上报的,而疱疹性咽峡炎暂时没有按照传染病来严格管理和上报,但并不是说它不具有传染性。建议宝宝们得了咽峡炎还是不要上学的为好,先在家观察几天看看手脚还长不长疱疹了,是不是手足口病再做决定。一方面,宝宝发热、嘴巴疼,饮食受影响,在幼儿园可能得不到更全面的照顾;另一方面,如果病毒在园区传播,可能更多的孩子受到影响,对所有宝宝的健康都造成了威胁,更加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三、可以接种疫苗吗?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很多,但通常容易引发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EV-71型病毒。对于6月龄至5岁的小朋友可以考虑接种EV-71疫苗,它对于EV-7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接种疫苗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接种EV-71疫苗只能对EV-71型病毒引发的感染产生保护,所以在疾病流行季节和地区,接种疫苗后还是有可能患上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但是此时孩子出现重症的情况就大大降低了。
划重点啦:
怎样预防呢?
在这里我们给出了“15字诀”: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多通风、晒衣被。
流行病的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或者不通风的地方,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接触患儿前后,看护人用洗手液多洗手,消毒剂使用含氯消毒液,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无效。另外,孩子患病后要注意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