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回顾
活动结束之后,很多宝妈针对小儿发热的问题提出了很多疑问:到底什么是小儿发热呢?小儿发热退烧方法能再描述一遍吗?出现医院去呢等等......关于大家的疑问,宝姨在此特别整理了一下,满满的干货,分享给大家~问:什么是发热?
答:首先,发热不是一个病,而是一个症状,是疾病的一个表现。比如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脑炎,小儿腹泻等等疾病的一个症状。正常的体温在36.3-37.2°C之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温度,就叫发热。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温度是用水银体温计在腋下量的,电子体温计不太准确,因为有误差。问:孩子会不会把脑子烧坏了?
答:许多家属有这样的疑问,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是因为有病了才会发热,而不是先发热,而烧出病来了。老百姓所说的烧坏了脑子,应该是脑炎一类的疾病。感染到脑子了,脑细胞受损,伴有发热,并且高热不退,后来出现了脑炎后遗症,老百姓认为是脑子烧坏了。其实,如果颅内没有感染,体温再高,也很少会把脑子烧坏的。
问:宝宝发热了怎么办?
答:如果孩子发热了,首先看体温是多少?如果体温在38°C以下,可以先观察,有些孩子,活动后、吃奶后、哭闹后,吃的一些东西,都可以出现这种情况,停上半个小时再量一下,如果正常了,不用管。如果还高,再观察。如果确实温度再高,看看孩子有没有伴随症状。如果宝宝流鼻子、鼻塞、打喷嚏,有可能感冒了,如果咳嗽、有痰,可能是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如果呕吐、腹泻,有可能是消化道的问题;如果有尿急、尿频、尿痛,可能是泌尿系感染;如果出现呕吐、头痛、甚至于抽搐,有可能是脑炎,医院。医生有话说
如果孩子除了发热外,精神很好,不要着急,如果体温在38.5°C以下,因为对宝宝没有太大影响,原则上不用退热药,如果体温超过了38.5°C,还是要吃退热药的,副作用最小的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要吃足剂量,按体重来算,如果按年龄来算,一般会剂量偏小。大家需要注意:如果体温退下来后,精神状态很好,一般来说病情不会很重。如果出现了超高热,40°C以上,要积极退热,医院看医生,因为太高的温度,也会对孩子造成危害。不知大家注意没有,体温计的最高刻度是42°C,是不是没有比42°C更高的温度呢?答案是有的。因为咱们吃的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能量和自己的肉肉的所有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体内有很多种酶,而超过42°C后,体内所有的酶都失活了,体内的所有反应全部停止了,这种情况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一旦出现超高热,医院。关于物理降温的问题,现在的观点是不提倡。特别是宝宝体温上升时,宝宝是全身发冷的,如果再用温水擦,宝宝会更冷,虽然当时体温会降下来,但随后病情会加重,对孩子的影响比药物退热更大。对于酒精擦浴,是严格禁止的,因为酒精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导致酒精中毒,再一个,有些宝宝本来吃的有头孢等药物,再加上酒精吸收,会导致硫仑样反应,危及生命,就像吃头孢不能喝酒一样。关于体温曲线的问题,在这里统一普及一下发热的过程。体温的上升期:宝宝的手脚是发凉的,肚子是热的,有的皮肤上会出现鸡皮疙瘩,宝宝感觉发冷,甚至会出现寒颤,到了体温的平台期,手脚开始热起来了,和其他部位的温度基本相等,鸡皮疙瘩开始消退,宝宝也不冷了,这时体温较高。到了体温下降期,宝宝会感觉比较热,全身出汗,体温很快就会降下来。在家里,如果处在体温上升期,可以用热水泡手脚,啥时候把手脚泡热了,体温就不在上升了。这个是在家里比较好的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果到了体温的平台期和下降期,体温很快就会降下来,一般不用物理降温。关于退热贴的问题,也不推荐使用,因为作用不大,但是贴到额头上,凉凉的,孩子要舒服一点,所以,也不反对使用。退热药物的作用问题,经常有一些家长问,为什么吃上退热药了很长时间体温仍没有退下来,这个主要是退热药物的服用时机的问题,如果在上升期服用,在药物还没有开始起效的时候(这个时间最快需要半小时),体温已经快速上升,所以吃完退热药后体温可能会比吃之前体温更高,如果处在平台期和下降期,效果要好的多,很快就降下来了。最后强调的是,如果宝宝连续发热超过5-7天,不管体温多高,就是每天都有发热,医院,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发热,需要查找原因。最后宝姨想给大家说:如果你想了解这些内容,可以私聊宝姨,宝姨帮你解答你的困扰,也可以报名参加下一期的宝妈课堂,了解更多育儿问题。
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