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家长注意症状和手足口相似的这个病高发,染

转载自|科学家庭育儿(ID:kexueyuer)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很多宝宝中招。

北京市疾控中心5月份报告显示:猩红热步入高发期,染病报告比4月上升90.51%。

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尤其北京的家长——

猩红热发病初期与手足口的症状类似,家长要学会分辨,以保证宝宝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猩红热是什么病?

猩红热是由细菌(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有发热、咽喉痛、典型皮疹和杨梅舌4大症状。

易感人群为3~8岁的儿童,一般潜伏期为2~5日,潜伏期可能出现浑身乏力等表现。

猩红热通过呼吸道飞沫(比如说话、咳嗽、打喷嚏)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玩具也可能患病。

严重的猩红热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猩红热的症状和护理

针对猩红热的4大症状,家长要分清猩红热与皮疹的差异,同时对症护理。

发热

猩红热的首发症状为发热,中低热为主,也可高热达39~40℃,伴有寒战,一般持续1~3天。

宝宝体温升到38.5℃以上、精神状态差(更重要的参考),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烧。

咽痛、吞咽痛

猩红热发病初期,除了发热、寒战,还会出现咽痛和吞咽痛、扁桃体红肿等症状。

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疼痛。

吃些冰凉、易吞咽的流食或半流食,比如牛奶、凉水、稀饭、蛋汤等。

1岁+宝宝喝蜂蜜、6岁+宝宝吃硬糖缓解疼痛,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

病情好转恢复时,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逐渐从半流食改为软食。

典型皮疹

猩红热典型皮疹的出疹时间、疹子性状、出疹位置和退疹时间如下,方便家长辨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皮肤皱褶处,如腹股沟、腋窝和脖子等部位的皮疹较密集,按压不褪色,呈深红色的帕氏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疹子期间,避免宝宝抓破皮肤,家长要及时给宝宝剪短指甲。

疹子未破损,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

宝宝一出疹子,家长就开始心慌,各种疹子实在难以辨别,怎么办?

左右滑动查看:

幼儿急疹、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

如果家长还是难以辨别,建议拍摄宝宝的皮疹图片,带给医生确诊。

保持出疹部位的原状,避免用药后拍摄;

距离出疹部位10厘米拍摄细节、同位置距离30厘米拍摄大范围内皮肤状况。

草莓舌/杨梅舌

舌头变化也是猩红热的典型特点。

出疹初期呈现出草莓舌——舌苔一片白色,红肿的舌乳头突出于白苔之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病情持续2~3天后,草莓舌变成杨梅舌——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舌乳头仍突起。

注意口腔清洁。用温热的盐水给宝宝漱口,一日3次。小宝宝不会漱口,用棉球蘸温热的盐水擦洗口腔。

猩红热的治疗和预防

近期,如果3~8岁宝宝发烧期间起疹子,同时头痛、恶心和咽痛,那染上猩红热的可能非常高。

此时家长不要迟疑,医院就诊。

抗生素治疗

猩红热是细菌感染,发病早期就该应用抗生素。

青霉素能有效杀灭A型溶血性链球菌,口服即可,至少连用7天,最好连用10天。对青霉素过敏的可以服用红霉素。

一般情况下,服用抗生素24小时后就会退烧。

就算宝宝体温恢复正常,家长也不要停药。细菌感染时,抗生素要用够时间,避免耐药菌产生。

隔离+睡眠+通风

患了猩红热的宝宝需要隔离1~3周,有化脓性并发症的宝宝需隔离到炎症消退。

宝宝患猩红热后要注意多休息,保证每天的睡眠充足,房间多开窗通风。

重在预防

减少与猩红热病人的接触,必要时给娃戴口罩。

勤洗手最重要的预防措施,用肥皂给宝宝洗手。

多鼓励宝宝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END-

作者简介

转载自|科学家庭育儿(ID:kexueyuer),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打造的母婴知识平台,百名儿科医生及育儿专家入驻提供权威内容支持,您想知道的产后母婴护理、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过敏防护、成长发育、宝宝疾病等,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转载请联系原账号授权。

推荐阅读

爸爸妈妈注意:年后宝宝易发3大疾病,做好这几件事预防啦~~

带娃春游,要严防4大疾病、5大伤害!(附用品清单)

流感肆虐,医院爆满!这些冬季防病措施家长要get!

▼Usborne经典时间科普神书、最牛分级读物牛津树兰登……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让孩子在英语阅读中自然浸润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zl/1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