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宝宝高热不吃饭喉咙痛,别再当感冒治了

最近有妈妈问诊说:“宝宝突然高烧不退、不爱吃饭直喊疼,我看了一下宝宝口腔,发现咽喉处全是疱……”

我问这位妈妈要了照片和详细病况后,发现这是典型的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这个病会让宝宝非常痛苦,家长也跟着担心焦虑。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特殊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5岁以下的宝宝中比较高发,目前尚无疫苗。

宝宝在发病时比较痛苦,会出现高热、咽痛、流口水等症状。

其实疱疹性咽峡炎和我们熟知的手足口病是典型的“兄弟病”。

两者致病病毒相似,症状也相似,但起疱疹的部位却有明显差别。

如何识别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集中在宝宝的咽部和软腭处(图中蓝色部分)。

宝宝被病毒感染后,一般会有突如其来的高热(甚至能一下子飙升到39~41摄氏度),咽部发红无疱疹,食欲不好。

高热会持续1~3天,咽部开始出现小丘疹,并在1天内转为周围有红斑晕环的小水疱(基本不疼)。

接下来就是孩子病程中比较痛苦的阶段,虽然大多数孩子开始退热或者低热,但咽部水疱会逐渐转为溃疡、剧痛会让宝宝流口水,抗拒进食,可伴有呕吐。

之后病情逐渐痊愈,预后良好,从起病到伤口愈合,病程大概持续一周左右。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治疗?

治疗重点主要集中在缓解高热和咽痛引起的不适应上。

01无特效药物、以对症药物为主

■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感染所致,而抗生素药物不能治疗病毒感染,所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小贴士

有家长问,明明是病毒感染,为什么有时候血常规却显示细菌感染呢?

因为宝宝口腔里的疱疹会经历破溃,存在继发性细菌感染的风险,当合并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就会出现细菌感染的细提示。

一般来说,当宝宝发热超过3天,或者已经退热热又突然发热,家长就要考虑带娃做个血常规检测一下了。

■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有能够抵抗肠道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所以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喷雾对该病不奏效。

小贴士

利巴韦林喷雾对于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对症,而且还有副作用。

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会导致溶血性贫血,还有一定的致癌风险。所以如非必要,不建议随意使用利巴韦林。

■该病伴有持续高热,很容易会让家长慌了神,但发热其实是宝宝身体对抗体内病毒的一个表现,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宝宝因为发热出现了不适,建议家长遵医嘱采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蚕豆病患者禁用)退热,缓解不适。

■什么时候该就医:

1.发热超过3-5天没有消退的趋势;

2.口腔疱疹或咽痛持续5天没有好转;

3.无法摄入任何液体,超过6-8小时没有小便;

4.精神萎靡、昏昏欲睡,或烦躁不安、难以安抚,即使体温正常也是这样;

5.呼吸频率过快,脸色苍白,四肢冰冷,出汗严重。

02多喝水、吃凉一点的流食

伴随疱疹性咽峡炎的高热、咽痛、腹痛等疾病特点,会让孩子情绪不好,不喜欢吃饭。这时候妈妈就要多关心一下宝宝的饮食了。

●引导孩子多喝凉白开,咽喉部位被凉水不断冲刷,有轻微镇痛作用,还能预防宝宝脱水;

●食物也要选偏软温凉、浓稠有营养的,避免刺激口腔伤口。例如:牛奶、粥、面条等,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尝试一下冰激凌、冰棍等,补充能量的同时有镇痛的作用;

●如果宝宝因为太痛影响进食和休息,家长可以酌情使用布洛芬止痛。(药量与退烧相同)

●可以遵医嘱给宝宝口服维生素B2促进溃疡面愈合。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粪-手-口途径传播,但患病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均有传染性,而且即使痊愈,粪便中排出病毒的时间可长达数星期。

所以在预防上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有俩娃的家庭。

1.尽量隔离患病的宝宝,限制宝宝活动范围,避免传染给另一个宝宝;

2.家长在接触宝宝前后,特别是换尿不湿、处理尿液粪便、处理呕吐物后,一定要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

3.尽量避免家长或者朋友亲吻宝宝的嘴;

4.减少带宝宝外出人群密集处的次数,如医院、游乐场、商场等;

5.做好关于宝宝用品的消毒,如食物、餐具、衣服等。

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早恢复,少受罪。但错误的方式不仅不利于宝宝的恢复,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情。

例如有的家长在面临孩子持续发热时,很容易焦虑而频繁就医,但这样来回折腾对孩子的病情既没有帮助,也不利于恢复。

还有的孩子在发病时会抗拒进食,家长怕孩子饿着可能会出言威胁“吃不完就……”

所以,在孩子生病期间选择正确的应对方法很重要,帮助孩子相对舒适地度过整个疾病过程,才是我们真正能为孩子做的!

同理,爱我们的正确途径是

点击屏幕查看答案

在看+评论+转发

想听更多疾病护理养护知识,记得操作以上正确答案呦~

参考文献

[1]UptoDate.Hand,foot,

andmouthdiseaseandherpangina,lastupdated:Oct10,.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年版),中华儿科杂志,,57(3):-.

(可上下滑动查看)

责编:张琴宇

作者/医学审核:罗丹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宝宝呵护漫画组,侵删

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商务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zl/1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