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燥热的夏天,红蕾与您家园携手让宝宝远离疱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红蕾与您家园共育携手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正值高发期,患儿常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哭闹等,甚至体温>40℃,病情“来势汹汹”,常常让患儿家长担心不已。

先来跟着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疱疹性咽峡炎」

那么,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症状是什么?该如何诊断?又该怎样预防呢?

诊断诊断急性发热、咽部疱疹为典型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特征为突起发热和咽喉痛,起病2-3天内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腭垂、舌部等。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多在1-5天内愈合。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

1疱疹性咽峡炎的识别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10岁的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潜伏期3-10天。

本病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后,24小时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见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典型咽部疱疹见下图:

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愈后良好。

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

仅于口腔咽腭部位、腭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

手足口病

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未见疱疹,但也可以先于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之后再出现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皮疹。

2与普通感冒的鉴别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区别如下:

普通感冒

多由呼吸道病毒引起,表现为中低热、流鼻涕、鼻塞、咳嗽、疲倦、食欲减退。

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或EB病毒引起。有一定的传染性。症状多表现为突然高热,可伴严重咽痛、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乏力等。口腔内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3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也可传播。这也就意味着,大人亲吻孩子也可能传播。不过,家长不必过分忧虑,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换外衣裤、洗手、漱口等就能有效避免可能的传播。

平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病从口入。要勤通风,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多休息,让孩子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注意隔离:

一旦发现孩子患病,要及时带孩子就诊,还要注意和其他孩子保持隔离,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Q1

红蕾幼儿园预防保护措施

晨检——晨间第一道防线!

户外运动?每周指甲修剪

每周坚持被褥暴晒~

医疗净化器开启保障?卫生消毒打扫?紫外线消毒

病毒来袭,并不可怕!

红蕾与您一起携手家园共育保障孩子的安全与卫生~

做教育,我们是认真的!

红蕾~坚持良心幼教!

红蕾

以爱与良心幼教为名,陪孩子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zl/12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