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前几天开始奶量明显减少,我以为是辅食吃多了的缘故也没在意,哪里知道半夜突然高烧40摄氏度,医生说是疱疹性咽峡炎。”昨天,记者在县妇保院碰到了小陈,她抱着一周岁的孩子刚接受完医生的检查。
“最近儿科门急诊量明显增多,比平时多了近四分之一,接诊的10个发热患儿中就有6人患疱疹性咽峡炎。”县妇保院儿科主任王耀东告诉记者。
据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一般侵袭1到7岁儿童,由肠道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主要通过粪—口、呼吸道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发病后,年长的孩子常感到咽痛,吞咽时尤甚,或是头痛、腹痛、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发热(部分不发热)、拒食、流口水、干呕、烦躁不安、哭闹等症状。“近期,若发现孩子有发烧、起疱疹的症状需引起重视,重症患儿可引发心肌炎,从而危及生命。”王耀东提醒。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护理得好,2至3天体温就能降至正常水平,一周左右口腔疱疹就能痊愈。”王耀东表示,孩子得病后,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在出现发烧症状的第一天,尽量自己护理,可采用贴降温贴、温水擦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如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建议服用退烧药;如果两三天后高烧仍然不退,或精神状态不好,医院就诊。另外,家长须注意,如发现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应立即就诊。得病后,孩子口咽部位会长疱疹甚至溃疡,为减轻孩子痛苦,家长应准备流质食物,及时为孩子补充营养和水分。退烧后,口腔内疱疹破溃,造成口腔创面,孩子在吃东西时会很疼,尤其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家长应鼓励孩子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清淡,不要吃鱼虾或太热、辛辣、味重的食物。同时,为防止溃疡继发感染,孩子平时应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还可用口腔抗菌剂喷至咽部溃疡处。为缓解痛楚,并清洗创面,可以给孩子适量饮用常温白开水。
那么,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王耀东建议,做好个人卫生是关键,平时多喝水、勤洗手、多吃新鲜蔬菜及易消化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生活中勤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晒衣物、被褥;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现孩子患了疱疹性咽峡炎,应采取相应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
供稿及编辑:夏亚萍
监审:严银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