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西安这边温度已经高达37°C,跟蒸桑拿似的,只要在户外走上10分钟保证你汗流浃背,这儿科门诊又开始爆满了,发热的患儿占绝大多数,其中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骤增,好吧,有必要普及一下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了。
先看一个典型的病例:女宝宝两岁,发热39.5°C,口服布洛芬混悬液一个小时以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四、五个小时以后体温再次达到39°C,并且出现上肢颤抖的情况,宝宝的手在颤,奶奶的心也跟着慌了起来,奶奶以为孩子要抽了,其实这是体温上升过程中伴随的寒颤,然后父母再一次给孩子口服布洛芬混悬液,一个小时以后体温再一次降到了37°C,可惜好景不长,4个小时以后体温再次达到39°C,这下父母可真急了,医院,检查孩子咽喉,发现咽喉部位充血,咽峡部可见多个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肺部听诊正常,化验了一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都正常,考虑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怎么得的?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比如通过玩具、餐具等感染。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主要感染1~7岁的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咽喉部位的疱疹、食欲不振等症状,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诉说有咽喉疼痛、头痛等症状,有的孩子可伴有呕吐。
体征: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就是咽喉部位的疱疹,一般是多发的白色疱疹,周围伴有红晕。
疱疹性咽峡炎的实验室检查:疱疹性咽峡炎患者血常规一般是正常的,但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增高,C反应蛋白一般也是正常的。但根据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来鉴别到底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不是绝对的,还要结合临床。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治疗?
还是那句大家可能不太愿意听的话,由于是病毒性疾病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腋窝温度超过38.5°C就需要进行退热处理,可以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尽量选择水果味的,而物理降温不但效果差,而且还会使孩子感觉不舒服,使孩子哭闹,不再推荐使用,注意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别把孩子包得太严实,这样不利于散热。
如果确定有细菌感染可以使用头孢类的抗生素,轻者口服药物即可,严重的患儿可以输液治疗,其它药物如鱼腥草口服液、蓝芩口服液之类的中成药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可以选择使用。
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患者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