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请您重视认识疱症性咽峡炎和预防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来了!

这段时间家长们可能常常看到或者碰到这样的情况:看起来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却被保健医生拦在门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又悄无声息的来了!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

每年的4月-7月是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那么到底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请看下图:

上图即是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表现:口腔里密布着一些红色的疱疹,疱疹的周围有一圈炎性红晕,疱疹内没有液体,但中间可能发白。这些可恶的小“泡泡”常常出现在孩子的咽峡、咽后壁、上颚,有时也会在软腭、牙龈、扁桃体发现它。此时孩子可伴有发烧、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厌食等各种类似于“感冒”的症状。所以晨检时,一发现这样的情况,保健医生会马上向家长询问:“孩子在最近发过烧吗?”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回忆起孩子在头一、两天曾有发热史,但持续几个小时就退热了。一般来说,对于大多数孩子,一周左右,不治疗也会自愈,对于身体素质好的小朋友,甚至两三天就好了。

为什么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不能上幼儿园?是什么让家长与医生之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看了对疱疹性咽峡炎症状的介绍,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并没有什么不得了,不发烧就行了,为什么让上幼儿园呢?对,不能上幼儿园,这就是疱疹性咽峡炎最让人讨厌的地方——传染性非常强!且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携带病毒就会成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亦可因间接经手、衣物、玩具等传播,流行很快,可在幼儿园中迅速的造成流行。往往一个班上只要有一个小朋友嘴里长“泡泡”,不出两天,这些邪恶的“泡泡”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在同桌的其他小朋友嘴里。所以对于嘴巴里面有“泡泡”的小朋友,保健医生会立马把他跟其他小朋友分隔开,并且请家长把孩子带回家休息或者会直接请家医院去看病。

本是同根生,只是名不同——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

不仅如此,疱疹性咽峡炎还有一个让家长们闻风丧胆的“大哥”——手足口病。从病原学上说,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中的一些分型同样也会引起手足口病。甚至连史上最恐怖的重症手足口病毒——EV71病毒也会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从症状上看,部分手足口病可能只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而已,您的孩子从晨检时发现“泡泡”到痊愈都没有出现过皮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就是手足口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手足口病有多凶险,家长们肯定有所耳闻,轻者不如感冒,重者丢掉性命。

疱疹性咽峡炎可防可治,家长们不必恐慌。

每年的4-7月,天气逐渐转暖的时候就进入了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这是会有很多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也有孩子反复的患上疱疹性咽峡炎。不过家长们不必恐慌。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是自限性的疾病,前面也说过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一般一周之内就会好,底子好的孩子说不定两三天就好了。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作为家长该怎么处理呢?

幼儿园保健医生来给您支支招:

一是隔离。至少要隔离到口腔疱疹全部消失,且至始至终都没有手足皮疹出现为止。

二是要学会观察病情。如果孩子有以下症状出现,一定要毫不医院:持续高烧、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正常,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或者出现手足水疱时。

三是要细心护理。孩子的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吃辛辣的、太酸、太烫的刺激性食物。另外在家要多休息,不去公共场所,不做剧烈的运动。

四是加强消毒,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勤换衣服,勤晒衣被。每天开窗通风3-4次,每次至少半小时。

一旦你的孩子确诊患了疱疹性咽峡炎,我们保健医生就会请你将孩子带回家休养。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传染性;二是孩子在家中会得到更好更细致的照顾。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口腔里有创面,孩子又不吃不喝,这时候肯定有细菌,细菌停留在这里就可能会繁殖,因为黏膜一破,无形中渗出来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对细菌来说也是营养,所以这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哪怕忍着喝两、三口水,一会儿喝一点,一会儿喝点,凉的,凉点不是好咽吗?而且本身凉水还有点镇痛的作用,所以鼓励喝点凉水,逐渐的,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可以吃点什么药?

疱疹性咽峡炎并不需要特殊治疗,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开喉剑喷雾剂,它可以促进疱疹的愈合、减轻症状,效果还不错,且在各大药房都有售。

最后,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可怕,且可防可治,只要及早发现,引起重视,正规隔离、细心护理,及时就诊,合理用药,一般都是会很快康复的!

晨检时发现口腔有疱疹时该怎么办?

近日已进入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我们的保健医生也加强了每天早上的晨检关。当医生发现孩子口腔里面有疱疹时,会立即告诉家长,请家医院(医院)去看病。孩子看完病后请家长们立即将病历用手机拍下来传给老师,我们根据医生的诊断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巴蜀幼儿园关于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资料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夏季和早秋多发。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期有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黏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微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轻型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2.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绝大多数病人不需特殊治疗,在7-10天内便可康复。但有少数病人可并发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等,病情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3.手足口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型。

4.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手足口病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人与人的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品以及床上用品、内衣或患者水泡破溃后流出的液体等可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病最强。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有传染性。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5.人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2—7天。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

6.哪些人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只能获得对本次致病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再次感染患手足口病。

7.家长或老师该如何处理可疑病人呢?

如果发现还在下列症状:发烧、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或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直至完全康复,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8.如何治疗手足口病?它能预防吗?

对手足口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可以减轻发热、头痛和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可辅以中医治疗。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常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患儿接触,托幼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平时加强体质锻炼;

(4)消毒有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清洗脏衣物。

9.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医生通常根据病人的年龄、症状,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确认则需采病人的咽拭子、疱疹液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









































北京哪里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zd/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