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小毛病,虽然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然而,却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痛苦和烦恼,口腔溃疡就是其中的一种。相信朋友们都知道她的滋味,吃饭受影响,连说话的时候都很痛,您说难受不难受!狐惑病我先介绍一个病例:
25y/f,反复口腔溃疡10多年,起初是熬夜后才出现,慢慢变重,最近2年来即使没有熬夜也反复发作,几乎每个月都要发生1-2次,影响食欲和情绪。找我的时候,诊见:舌体右边可见2处圆形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薄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且稍稍肿胀,影响饮食、讲话和情绪,整个人变得烦躁,有时不可理喻,口干喜饮凉水,但是凉水喝多了又会拉肚子,口苦,大便时溏,舌红舌苔薄白湿润,脉弦而弱。给她开了经方:生甘草10g炙甘草10g黄连6g黄芩10g清半夏20g干姜6g党参15g大枣20g7剂。服药后溃疡全消,为了巩固疗效,继服7剂后停药。4个多月之后复发一次,继续上方治疗,很快就好了,2周后停药,嘱咐她保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注意口腔卫生,多吃点蔬菜水果并参加运动,适量多饮水。已经过去3年了,没再患过。
今天我就聊一聊刚才这张方子,甘草泻心汤,这张方子可好用了,胃肠道疾病,从口腔到肛门,她都能治,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原文:金匮方证第16讲甘草泻心汤证金匮原文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狐惑病,发病的时候像伤寒,也有发热恶寒,可是这些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也就是不会发热恶寒了。
“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这个默默与小柴胡汤证那一个默默是一回事,没有精神,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欲眠,想睡觉。目不得闭,真要睡觉的时候又睡不着,睡也睡不踏实,失眠。卧起不安,心烦意燥,不得安宁。
“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古人认为这种病是虫所引起的,喉部腐蚀溃烂就叫惑,下阴腐蚀溃烂叫狐。合起来叫狐惑病。
“不欲饮食,恶闻食臭”,不想吃东西,一看到食物就恶心。“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面色会因为疼痛而出现红白黑的变化。
“蚀于上部则声喝”如果咽喉部的腐蚀溃烂通常会影响声带,出现声音沙哑。“甘草泻心汤主之”用甘草泻心汤治疗。
甘草泻心汤在伤寒论也出现过,是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甘草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都是半夏泻心汤的变方,都是以心下痞、呕吐、下利为主要表现。半夏泻心汤偏于治疗中焦痞满;生姜泻心汤偏于治疗呕吐、干噫食臭;甘草泻心汤偏于补益脾气,治疗下利严重者。
结合伤寒论,甘草泻心汤证病机是脾胃虚甚,胃热脾寒错杂。主治症候主要有四组:1,腹中雷鸣,下利,夹杂不消化食物;2,心下痞满,也就是胃脘痞满;3,心烦呃逆;4,口腔溃疡。
这个方子的煎服法记住一个特点:去滓再煎。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本证是寒热错杂,治疗用药寒热并用。黄连是寒药,干姜是热药。一个寒一个热,弄到一块儿用的时候,本身药性相反,合在一起,寒热相激,药汤喝起来就想吐,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古人想出一个办法,来源于经验,去滓再煎,也就是浓缩一下。这样一来,寒热相激的不良反应就会减弱。古人真的很聪明。
甘草泻心汤的临床运用,主要用于结肠的疾病和口腔黏膜病变,只要病机是寒热错杂,都会有效。我拿她治疗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效果杠杠的。
今晚就聊到这里,如果您喜欢才叔的文章,敬请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北京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