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是表兄弟

  近些天门诊疱疹性咽峡炎逐渐多了起来,发热、口腔疱疹,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居多,当医生告知要警惕手足口病时,有些家长奇怪,这两个听起来毫不相关的病为什么放到一起来讲?是危人耸听吗?现在我们就谈谈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关联吧。

 一、病原学   

  是什么将二者连到了一起?是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导致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是A1-6,8,10,22亚型;导致手足口病的主要是A16亚型。

  但是,虽然导致两种疾病的主要病原相同,但少数手足口病可由肠道病毒EV71型导致,EV71型病毒所致手足口病常常比较重。疱疹性咽峡炎还可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引起。

 二、传染性及控制 

  

  两者的传染性都很强,容易造成群体发病,尤其是幼儿园、小学等低龄儿童是高发群体。

  但是,手足口病在年5月卫生部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因此,其管理、宣传力度加大,这也是大家对手足口病了解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临床表现 

  两种疾病一般都有发热,均可在口腔内见到疱疹、溃疡,尤其病程初期,手足未出现皮疹前可能会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   偶有听家长抱怨:“上次给我看病的医生都误诊了,说我们是疱疹性咽峡炎,其实是手足口病”。其实,这不能算误诊。

  手足口病:多数手足口病有发热、口腔、口周可见疱疹,同时手、足皮疹,有的患儿臀部、肛周亦可见红疹;极少数重症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危及生命,危重型多由肠道病毒EV71型引起。

  疱疹性咽峡炎:多数由柯萨奇病毒不同的亚型引起,所以临床表现差别大,有的轻、有的却很重。轻的仅有1-2天的轻中度发热,重的起病急,高热,体温达39℃以上,甚至会发生热性惊厥。患儿烦躁哭闹明显,有的患儿可有呕吐及腹泻。小婴儿常表现为拒食拒水,流涎增多,这是由于口腔疼痛造成的。

 四、治疗   

  

  两者都是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不建议滥用抗生素。多饮水,注意休息、清淡饮食。

  但是若高热持续不退,精神欠佳、呕吐、易惊等表现时一定要及时就诊。高热时要积极予以退热处理,以免引起高热惊厥。如果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CRP增高明显等考虑可能并发细菌感染,此时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五、家庭护理   

  孩子口腔疱疹时咽喉部疼痛明显,要多饮白开水,白开水对咽喉部刺激最小,如果患儿特备拒绝喝白水,为保证液体量,也可以喝点果汁,但特别酸或甜的尽量少喝,会刺激咽喉部疼痛。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另外,要保持大便通畅,如患儿高热伴便秘或大便干燥,会不利于患儿体温下降,可以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宋莉莉主任医师现任广东省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呼吸学组副组长、广州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新儿科分会委员、广州东部医学论坛妇儿组常委、萝岗区医学会委员;同时为《广州市母婴安康行动计划》市级健康教育骨干师资、《广州市儿童高级生命支持培训项目》市级师资、《广州市新生儿复苏及高级生命支持培训项目》市级师资;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年毕业后曾医院工作15年。一直从事及主持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组织抢救、诊治危重疑难病例方面经验丰富。擅长小儿呼吸、营养消化及血液疾病的诊疗。近年来主持广东省科技厅课题二项,广州市卫生局课题一项,发表论文十数篇。强瑞雪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理工大学医学院临床儿科系,获得学士学位。-年在暨南大学医学院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曾医院、医院、医院儿科进修学习。擅长诊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专长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周艳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医院儿科进修学习半年。擅长新生儿疾病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儿童常见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李旺辉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儿科系,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医院儿科工作6年,年毕业于四川泸州医学院,获得儿科硕士学位,毕医院儿科工作3年。擅长诊治新生儿科、小儿肾脏疾病、疑难及危重症儿科疾病等。李伟群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年毕业于暨南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医院儿科工作7年余,医院神经康复科进修3个月。熟悉儿科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对儿科尤其是新生儿危重病的抢救有一定经验。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挂号,就是这么简单!1、长按图片,识别图中







































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白殿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zd/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