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进入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的高发期,身边陆续出现了发热、咽红、咽痛、上腭粘膜水疱为主要症状,我们又该怎样去做呢?
疱疹性咽颊炎与手足口的区别疱疹性咽峡炎类似手足口病,也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的,以发热、咽红、咽痛、上腭粘膜水疱为主要症状的婴幼儿期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在夏、秋季节流行,冬季也会有发生。有些疱疹性咽峡炎严重了,发展到手、脚或屁股上都有疱了就是手足口病,所以疱疹性咽峡炎也有“隐形手足口”之称。但有些疱疹性咽峡炎全程都病情较轻,疱疹不会发展到手和脚,有些疱疹性咽颊炎仅出现在嗓子里时就能确诊为手足口。
与手足口病的区别:虽然同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发病和传播途径都相似,但手足口病有典型的散发在手掌、足底和肛周的粟粒样斑丘疹。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情较轻,却也会有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也可能发生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如果持续高热、溃疡不愈等要考虑就医,一旦出现呕吐、头痛、精神萎靡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的诱因疱疹性咽峡炎的诱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宝宝呼吸道而引发疾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宝宝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宝宝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疱疹性咽颊炎的病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潜伏期:一般有1~2天(不超过3天)的潜伏期。这期间,宝宝不会有任何症状,但是体内病毒不断的复制再复制。
前驱期:发病初期,症状不太明显,有些宝宝出现发热、咽红等症状,类似普通感冒。有些宝宝会高烧到39、40度,但因为今年病毒的变异,宝宝也可能不发烧。
症状明显期:在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后的当天或第二天,上腭粘膜即会出现小水疱,2~3天内变成直径2~3mm,继而破溃,形成白色或黄色的溃疡。随着溃疡的出现,体温开始逐渐恢复到正常。水疱破溃成小溃疡后有疼痛感,会影响到宝宝的进食,宝宝会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大约会持续2~3天。此时,人体内的白细胞会不断工作,把病毒杀死。因此基本到了溃疡期,宝宝的病也就快好了。但这个阶段也是宝宝最难受的几天,因为他不能吃也不能喝,还容易情绪暴躁。
疱疹性咽峡炎的绿色推拿疗法疱疹性咽颊炎其实也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也就是什么都不做,只要让宝宝好好休息,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宝宝1-2周后就会自动痊愈。
当宝宝患有疱疹性咽峡炎后,妈妈也可以用这套手法对宝宝进行按摩,可以更快帮助宝宝恢复健康:清天河水次,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臂内侧由手腕推向手肘。
清心经次,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中指内侧。按揉内劳宫2分钟,用大拇指指端一边按一边揉位于中指和食指掌骨的中间靠近中指的内劳宫。
推大椎次,用食指、中指推大椎。拿大椎2分钟,用食指、中指拿大椎。
这套按摩手法对帮助疱疹性咽颊炎的恢复特别有效。不管是疱疹性咽峡炎或是口腔溃疡等都可以用这套手法。
患疱疹性咽峡炎期间饮食注意事项在治疗期间,饮食要保持清淡,多喝温开水。另外,给宝宝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少吃煎、炸等油腻食品,尤其是别吃过热的食物。另外,为防止继发感染,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口腔清洁。
虽然疱疹性咽颊炎比较轻,但如果防治不利,导致细菌感染的话,也可能导致脑膜炎、心肌炎等,因此,家长一定要做好日常护理。尤其是口腔溃疡期间,因为口腔里有创面,宝宝又不吃不喝,这时候肯定有细菌,细菌停留在这里就可能会繁殖,此时,要多喝水来预防细菌感染。用水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而且温水还有点镇痛的作用。
燕姐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