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方回春堂”订阅我们
最近气温低,寒风大,不少人出现了口鼻眼干、嗓子发痒、咳嗽、流涕、头晕、上火、皮肤干等症状。
老人、小孩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甚至出现感冒、哮喘、肺炎、老慢支等病症。这些病症一受凉,就反复发作,十分难受。
在中医看来,这些症状或病症的出现,大部分是因为燥邪伤肺。
秋冬季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机体因暑热伤津尚未恢复,又有燥邪施虐,更伤体津,肺燥的症状就更为明显了。
燥邪伤肺怎么办?中医讲:燥则润之。梨是秋冬润肺的不二之选。
梨被誉为“百果之宗”,是水果中的佳品,在我国有数千年的栽倍史。
其性味甘、微酸、凉,归肺、胃经,有润肺消痰,清热生津之功。适用于热咳或燥咳、热病津伤、或酒后烦渴、消渴等。
《随息居饮食谱》言梨“润肺,清胃,凉心,涤热息风,化痰已嗽,养阴濡燥,散结通肠,消痈疽,止烦渴,解诸毒。”
《本草纲目》言梨“润肺凉心,消痰降火……”。
《本草通玄》言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早在唐代,医家就以梨为引,制成了秋梨膏,此后一直作为宫廷滋补品。
流传到清代,秋梨膏不断优化,不仅润肺止咳,生津利咽,且防治结合,老少皆宜。
现代研究也发现梨有诸多功效。
①润肺、止咳、化痰等
肺结核、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慢性气管炎引起的咽干喉疼、音哑痰稠、便秘尿赤等,常食梨能缓解病状。
②降压、镇静
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和心脏病者可常食梨。
③助消化
梨可促进胃酸分泌,增进食欲。
为了更好防治燥邪,方回春堂在传统秋梨膏基础上进行升级,原料多加一味枇杷叶,更适合秋冬季节。
枇杷叶味苦,微辛,性微寒。归肺、胃经,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气、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大家家中常备的“枇杷糖浆”,用的便是这药食同源枇杷叶。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