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何时需要带孩子上医

家长在家请密切留意孩子的病情,如有变化时请随诊,一旦出现如下情况,医院就诊(住院时请立即向医护人员报告):

1、体温38.5℃以上,持续4小时以上;

2、不吃不喝,呕吐,哭闹不安;

3、精神不好,昏睡、嗜睡、烦躁、易惊,手脚身体抖动、惊跳、抽搐、无力、瘫痪、双眼凝视(翻白眼、斗鸡眼等);

4、呼吸急促、忽快忽慢、深大呼吸等呼吸改变;

5、面色苍白、发灰、发紫,出冷汗,手脚发凉或出现花纹。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家庭护理

1、注意观察宝宝发热、精神情况,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抓、挠。一定要多喝水,可以喝凉开水。

2、注意隔离,手足口病病儿童发病期间尽量不要接触其他儿童,从发病之日起居家隔离2周,皮疹结痂后1周。

3、要注意洗手,饭前、便后、回家后、看护儿童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洗手后不要共用擦手布。

4、物品及要消毒,物体表面(公用具、玩具等幼儿经常接触到的地方)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mg/L~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空气以加强通风为主。必要时,在房屋紧密闭后,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

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min~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mg/L~mg/L二溴海因溶液或mg/L~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毛巾:煮沸消毒或高压流通蒸汽消毒。卧室有条件的话可选用紫外线灯消毒,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

卧室用具保持清洁。患儿的大小便也要经过mg/L~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后才可倾倒。 

推拿、食疗治疗方法

1、清天河水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操作: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向心性推之),用力要均匀,向前推动不要歪斜,推5~15分钟即可。

2、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拇指在患者的无名指掌面,用拇指指腹自指根向指尖(无名指末节螺纹面)直推-次,或推1-2分钟。

3、清肝经

位置:食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一手托住小儿的手掌,用另一手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即为清肝经,每次推-次。

4、清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或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之间。

操作:旋推拇指掌面第一节或沿赤白肉际从指横纹推向掌指横纹为补,称补胃经;反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推胃经。

5、清补脾

位置:小儿拇指螺纹面

操作: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牌经;在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亦称为补脾经。拇指伸直,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牌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来回推就是清补脾经了。

6、清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

操作:用拇指桡侧缘,或指面在穴位上直推,离心方向推称清大肠,即从虎口推向指尖为清大肠;向心方向推称补大肠。

7、清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缘,指根至指尖

操作:患儿立掌,术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侧握小儿四指,使其小指尺侧面暴露,再以右手拇指推之,自指根推向指尖。

8、运板门

穴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

9、上捏脊

操作:从下往上捏。

食疗:三豆饮或者四豆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zd/11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