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些妈妈的朋友圈在传,“妈妈们注意了,近期流行一种疱疹性咽峡炎,是新型病毒,比手足口还要厉害!”
真的是这样吗??一起来了解下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东东吧↓↓↓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不是什么新病毒。
其实,它是手足口病的“胞弟”,与哥哥有着相似的病因,
是由A组柯萨奇病毒,
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
一般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接触等方式传播。
疱疹性咽颊炎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
因此容易被人误解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不过家长们可以放心,疱疹性咽峡炎一般症状较轻,多数会在4~6天后自愈,几乎不会出现重症或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该病起病急,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如果发生抽搐,医院的同时,要防止患儿在抽搐时咬伤舌头。
治疗期间小贴士在治疗期间,患儿饮食要保持清淡,多喝温开水,并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不吃煎、炸等油腻食品。
同时为防止溃疡继发感染,要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还可用利巴韦林喷雾喷至咽部溃疡处或用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
此外,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手、足和臀部有无疱疹、斑丘疹出现,医院确诊是否为手足口病。
如何预防呢?经常洗手最关键 儿童: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抹干手。 成人:家长及看护人员在接触儿童前、处理儿童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后均要洗手。
清洁家居 ●每周对地面及桌椅台面、床围栏、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擦拭; ●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应每周清洗消毒; ●尿布、毛巾、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勤于通风 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