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该病好发于夏秋季(目前正值高发季),传染性强、传播快,通过接触、飞沫传播,6个月-5岁的儿童普遍易感,特别容易在幼儿间造成流行。
疱疹性咽峡炎症状是什么?
该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V71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特点为突然出现的发热、咽痛、流涎、拒食,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或者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患儿口腔黏膜可见疱疹,可能累及上腭、扁桃体、咽峡部等。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破溃变为溃疡,颈部、颌下可以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少数病例还会发展为手足口病,除了口腔疱疹外,手、足、臀部还会有皮疹,不痒、不痛。
血常规检查会发现,患儿的白细胞是正常或者偏高,如果还合并了细菌感染的孩子,C反应蛋白数据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
此病来势汹汹,但有自限性,自然病程为1周左右。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不要慌张!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面,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鼓励患儿多喝水。
2.遇发热,则可物理降温处理;当体温超过8.5℃时,建议口服退热药物降温,以预防高热惊厥。
.注意口腔护理。可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喷剂,混合思密达喷于溃疡面,以减轻患儿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持续高热、不能进食的患儿则需要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合并了细菌感染的患儿,需要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如患儿精神萎靡、持续高热、抽搐,还需注意重要脏器合并症(心脏、肺、脑损伤),医院就医!
中科院幼儿园针对疱疹性咽颊炎采取的防范措施目前随着气温潮湿,温度的升高,正是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发生的高发期,为了更好的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在疾病预防工作中采取的措施,特向大家作以说明,以便放心。
自入夏以来,我们始终把“疾病预防”作为首要工作,完善修订了园所《晨检制度》《消毒制度》《疾病隔离制度》以及《传染病应急预案》等制度,
具体措施有:
1、加强晨检力度,严格认真执行晨检,发现疑似劝其回家观察或入院检查;
2、教师引导幼儿早上入班后进行流水洗手,淡盐水漱口;
、严格执行园所各项消毒制度:包括窗台、玩具柜、门把手、水龙头消毒;每餐餐桌、餐具及餐巾的消毒;每日水杯、毛巾消毒;空气通风、紫外线(教室、寝室每日各一次)消毒;玩教具、图书消毒等;
4、加强幼儿午睡午检和日常巡检,随时发现问题及时隔离通知家长;
5、每日幼儿缺勤及时追踪,详实记录等。当然,远离疾病需要家园配合,请您理解、支持并配合:
1、晨检在家先为幼儿进行自检,查看口腔,测量体温;
2、早送幼儿入园时,请在园外稍事停留,待幼儿晨检结束后再离开;
、如孩子有感冒、发热、咽痛,咽红,医院就诊;在家多休息多喝水,医院开具痊愈证明后再入园;
4、家中有两个宝宝的家庭,请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如一个宝宝出现咽峡炎或手足口,还请另一个宝宝在家隔离观察,待痊愈后再入园。
5.特别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颊炎有较强的传染性,虽然不像手足口病要求隔离,但传染性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孩子罹患疱疹性咽颊炎,要及时通知幼儿园,避免其他孩子相继被传染,如有发烧、咽喉肿痛请及时就医。
6.疾病可防可控并不可怕,家长们不要过度担心,我们要正视并做好预防工作,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家长在家里应该怎么做?
1、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
2、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外出活动,尽量不要玩沙子和泥土,避免感染肠道病毒。
、家长回到家里首先更衣洗手,尽量少亲吻孩子,避免将病菌带给孩子。
4、多休息、多喝水、勤洗澡、勤换衣、勤通风。
中国科学院幼儿园榆次园,践行“促进幼儿发展为本”的办园理念,倡导“爱心,倾听,专注,和谐”的园所文化,与各位家长们共同分享学前教育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智慧。
欢迎分享转发!分享有好礼!云南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哪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