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为一种小儿常见疾病,本文总结了手足口病的诊治要点,希望为医护人员提供指导性意见。
作者:浩然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手足口病为一种小儿常见疾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71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3~7d,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依据其症状表现不同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
普通病例: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d左右由红变暗。
重症病例: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后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导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可注意如下要点:
(一)手足口病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二)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少数患儿可无发热。
(三)若病例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确诊为手足口病:①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②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③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临床治疗:
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就诊、复查进行检测。本病如无合并症可服VitB、C及清热解毒中草药或抗病毒药物;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球蛋白。
危重患儿神经系统受累时,静脉滴注甘露醇降颅压,另外可加用肤塞米片。危重患儿呼吸循环衰竭时,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等。
综上所述,诊断治疗是关键,典型手足口病容易诊断,非典型手足口病诊断比较困难。春末夏初为发病的高峰季节,在此期间要加强院内及家庭双方面共同防护,尤其要做好流行高发季节的的监管,做好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S]..
2:TongCW.GlobalepidemiologyofEnterovirus71[J].FutureVirology,,4(5):-
3:许文波。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控制策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8:7.
4:HoM.Enterovirus71:thevirusitsinfectionsandoutbreaks[J]MicrobiolImmunolInfection,,33(4):-.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专家咨询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