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洋洋在市区某幼儿园读小班,上周开始发烧,体温一直在38.3摄氏度左右徘徊,食欲不振,而且昏昏欲睡。经医生检查发现是患了“疱疹性咽峡炎”,洋洋喉咙里已经出现了很多红色点点。医生说接下来会长出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2-3天后逐渐扩大并形成溃疡。
洋洋的家长李先生告称:“随后洋洋班上陆续有小朋友得此病,小班多名学生因此紧急停课。”
市妇儿医疗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称,自从进入夏季以来,有相似症状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陡然增多,因为这些患儿夏季病的来临,该院门诊爆棚,单“六一”当天,门诊量达人次。
“每天我个人都得接诊十多例。”广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陈德晖表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近95%是病毒引起的,起病急,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医院。徐翼也强调:“一定要告诉家长,疱疹性咽峡炎会引起高温惊厥,所以要及早发现、对症下药,患儿才能较快康复。”
有传染性需隔离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增清称,近期小儿传染病中,疱疹性咽峡炎较常见,接诊中10个患者里3个是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也慢慢进入发病高峰期。李增清说,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感冒的一种特殊表现,夏秋季节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有小流行,婴幼儿多一些,与手足口病一样,因为其有传染性,一般会对患儿采取隔离措施。
“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婴幼儿因为不能诉说咽痛,所以日夜哭闹,不能睡眠。”李增清表示,该病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患病的孩子会突然呕吐、高温在39摄氏度左右,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一定要抓紧就医。除了按医嘱服药外,家长应给孩子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近亲兄弟”每年六一前后,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浙医二院儿科的程海英副主任医师说道,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同一类病毒引起的,今年手足口病疫情没有去年严重,症状相对轻一些的疱疹性咽峡炎,这段时间门诊倒是逐渐多起来了。
手足口病是法定传染病,如果幼儿园或学校有集体发病,常常会关闭班级或者整个幼儿园,所以家长对它了解越来越多;对疱疹性咽颊炎,就有些陌生了。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造成的。”程海英说,柯萨奇病毒是导致这两种病的主要病原,不过少数手足口病是EV71病毒导致症状比较严重。
同一类病毒引起,两个病症状也有些相似,都会在口腔里看到疱疹溃疡。
这种病毒来得快,一来就会发高烧,第二天嘴巴里就出疹子。不过,程医生说,有些抵抗力好的孩子,也可能不发烧。年龄小的宝宝,如果出现拒食拒水,口水增多的现象,要留心,可以学葫芦娘,拿手电筒照一下,看看口腔黏膜光不光滑,有些孩子可以看到明显的小水泡,红红的,亮晶晶的水泡。
护理重点是预防感染和手足口病一样,疱疹性咽峡炎也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就像普通感冒一样,所以家长不用太紧张。
“疱疹性咽峡炎,关键看护理,护理做得好,一般2~3天体温就下来了,一周左右就好了。”程医生说,但是如果继发感染,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病程也会延长。
疱疹性咽峡炎早期表现是发烧,但刚发烧的时候还不能判断是不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
所以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体温超过39℃以上,吃点退烧药;2~3天高烧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医院来。
“孩子烧退了之后,就进入最难受的‘溃疡期’,口腔里有创面,吃东西又痛,最重要的护理就是预防感染。”程医生说,这个时候,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凉水有镇痛作用,还能把创面冲刷干净,也可以给孩子喝鲜榨果汁;虽然孩子嘴巴痛,但是还要鼓励他多进食,选择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比如牛奶,蛋羹,肉末等等。
这段时间,已经进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这两种病目前都没有疫苗,孩子去年得过,今年也可能再得,所以预防很要紧。预防这两个疾病,最重要的措施是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同时保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小贴士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分很多种,什么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绝对不是一种,是一类病毒。
小朋友发烧要注意啦!夏季高温湿热,是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不少小朋友染上了疱疹性咽峡炎。医生提醒家长,孩子发烧时要注意看看嘴里是否有疱,不要与手足口病混淆。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夏秋是它的高发季节。“孩子发烧时,一定要注意看看嘴里是否有疱。”医生说,这种病多发生在6岁以下的儿童,表现为高热、咽痛、流口水、厌食、呕吐等,口腔黏膜上会有数个疱疹。
在高发季节,孩子若喊嘴巴疼,家长要注意;而如果孩子暂时无法表达,但出现哭闹、不吃饭、流口水的状况,家长也要小心。
注意和手足口病区分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其发病症状和手足口病相似,又都是同一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两者易混淆。
但“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手足口病”。医生指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嘴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足、臀部等;另一区别是,手足口病除了疱疹外,易引起病毒性肺炎、脑炎,而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三大治疗误区要避免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医生建议家长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让孩子勤洗手,饮食上少吃煎、炸的食品,一旦确诊就要居家隔离。
同时,医生指出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要避免的三大方面:1.避免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对疱疹性咽峡炎不但治疗无效,反而会干扰机体免疫,降低抵抗力,加重病情。2.不要捂紧衣被。发烧时最好将衣被解开,先行物理降温,捂多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3.一旦孩子温度退了,就要拿掉退烧贴,没必要一直贴着。
娇弱的宝宝总会生一些小病,于是妈妈们不免会担心:“发高烧会不会烧坏孩子的脑子?吃消炎药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妈妈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确实有不少疾病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
1、百日咳
孩子咳个不停,虽然吃了许多药可就是不见好,而且似乎还有逐渐加重的倾向。这种疾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可能会引起百日咳脑病,从而出现癫痫、智力减退、脑水肿等症状。
预防措施:注意防寒保暖,别让孩子与有百日咳嫌疑的孩子接触,医院去注射相关的免疫针。
2、中毒细菌型痢疾
这是3~5岁的孩子较容易得的一种病。有发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会直接损害神经系统,刺激脑组织,所以常常会导致孩子大脑缺氧,从而影响智力。
预防措施: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增强免疫力。一旦患病,应注意降温,补充氧气,以减轻缺氧对孩子大脑的影响。
3、破伤风
由于破伤风杆菌不仅会引起肌肉紧张,影响运动神经的发展,还可能会使组织坏死,心肌损伤,从而导致智力发育受到影响,所以预防破伤风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一旦发生,主要的缓解措施是彻底清洗创口,并遵照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糖尿病
有一项调查表明,由于营养过剩,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成人病,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项。这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疾病。许多患病儿童有夜间尿多或尿床的症状,容易影响脑细胞发育。
预防措施:妈妈要帮助孩子合理饮食,尤其对糖果和甜食要严格控制。
5、结膜炎
俗称“红眼睛”,是一种眼部传染病,主要是由于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或眼睛中不慎落入灰尘和异物等原因造成的。这种疾病看似并不严重,实际上如果不及时医治的话,细菌或病毒还会进一步倾袭大脑,从而造成对智力的影响。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