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爆发的真相,家长们要当心

不亲吻孩子,尤其是嘴对嘴,换种爱的方式吧!

这几天,小编的朋友圈被这个内容刷屏了,小编也把它分享给大家,宝爸宝妈们赶紧收藏起来吧。

家里有宝贝的要注意了:新的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疱疹性咽峡炎,得了以后高烧40度都不退,嘴里全是疱疹,疼的无法进食。医生警告家人,不要亲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低,这次病毒是大人通过亲吻,唾液飞沫传染的,孩子还小,尽量保护吧。希望病毒赶快过去!

什么疱疹性咽峡炎病毒?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病因:

本病病原体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当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刺激,使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自洁”功能差。

每年六一前后,都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医师介绍说,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都是同一类病毒引起的,今年手足口病疫情没有去年严重,症状相对轻一些的疱疹性咽颊炎,这段时间门诊倒是逐渐多起来了。疱疹性咽峡炎实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每年都会发生,并不算新型病毒。其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以1-3岁最为高发。

一周之内小区里10个孩子中招

某小区的葫芦娘说,小区里和葫芦差不多年龄的小朋友,有10个,妈妈们建了个   

淘宝妈:一开始说骨头戳住了,以为长牙,第二天中午开始发烧,睡了14个小时退烧了,胃口不好,喜欢吃冰的,想来是嘴巴里长泡了我没发现。

堂堂妈:上午7点开始38.5℃,最高39.5℃,吃了退烧药。第二天下午开始说嘴巴痛,吃不下东西,昏昏欲睡。   小朋友陆续中招,有一个最严重的,发生高热惊厥,还住院了。葫芦娘是学医的,虽然早有准备,但也没想到病毒那么强大,孩子们在一起玩了玩,就传染了。   “这个病最痛苦的嘴巴痛阶段到来了。”葫芦说,昨天给葫芦做了绿豆粥、白木耳,放凉了吃嘴巴里舒服点;还有孩子爷爷自己做的面条,少量多餐,哄着吃,保证营养。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是“表兄”

手足口病是法定传染病,如果幼儿园或学校有集体发病,常常会关闭班级或者整个幼儿园,所以家长对它了解越来越多;对疱疹性咽颊炎,就有些陌生了。

“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造成的。”程海英说,柯萨奇病毒是导致这两种病的主要病原,不过少数手足口病是EV71病毒导致症状比较严重。 

 

同一类病毒引起,两个病症状也有些相似,都会在口腔里看到疱疹溃疡。      

这种病毒来得快,一来就会发高烧,第二天嘴巴里就出疹子。不过,医生说,有些抵抗力好的孩子,也可能不发烧。年龄小的宝宝,如果出现拒食拒水,口水增多的现象,要留心,可以拿手电筒照一下,看看口腔黏膜光不光滑,有些孩子可以看到明显的小水泡,红红的,亮晶晶的水泡。

自愈性疾病不需特殊治疗护理重点是预防感染和手足口病一样,疱疹性咽颊炎也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就像普通感冒一样,所以家长不用太紧张。   

“疱疹性咽颊炎,关键看护理,护理做得好,一般2~3天体温就下来了,一周左右就好了。”医生说,但是如果继发感染,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病程也会延长。 

疱疹性咽颊炎早期表现是发烧,但刚发烧的时候还不能判断是不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   

所以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体温超过39℃以上,吃点退烧药;2~3天高烧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医院来。   

“孩子烧退了之后,就进入最难受的‘溃疡期’,口腔里有创面,吃东西又痛,最重要的护理就是预防感染。”医生说,这个时候,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凉水有镇痛作用,还能把创面冲刷干净,也可以给孩子喝鲜榨果汁;虽然孩子嘴巴痛,但是还要鼓励他多进食,选择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比如牛奶,蛋羹,肉末等等。 

 

这段时间,已经进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这两种病目前都没有疫苗,孩子去年得过,今年也可能再得,所以预防很要紧。预防这两个疾病,最重要的措施是勤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同时保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来源:网络









































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yf/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