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幼儿园保健家长请注意疱疹性咽峡炎,别

夜里,三岁多的辉仔(化名)突然发起了高烧,吃了退烧药后也是反复烧着,不吃不喝的样子急坏了家里人。细心的妈妈发现辉仔嘴巴里有许多白色的小颗粒,睡觉的时候还一直流口水,辉仔还一直嚷着说痛,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焦急的爸爸妈妈赶医院。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原来辉仔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主要在4至9月多发,常见于6岁以下儿童。其主要特征为疱疹性溃疡性黏膜损害。疱疹主要易出现在软腭、扁桃体、咽后壁等处,周围有红晕。患上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大多有急剧发热。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快。患者和隐形感染者均是传染源,主要粪-口途径传播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表现为突发反复高热,体温可达到39~40℃,发热可以持续2~6天。有些孩子会因为高热导致惊厥,也有患儿只表现为轻中度发热。少数孩子合并细菌感染会反复发热,且伴有咽喉疼痛、拒食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什么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与手足口病容易混淆,因为部分手足口病患者也会在口腔内出现针尖样小水疱而形成溃疡,且两种病都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但两者还是有区别:

1.出现疱疹的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只出现在口腔内;而手足口病大多数除了口腔内出现疱疹,还可能会在手、足、臀部等部位出诊。

2.发病风险不同。手足口病可能出现重症病例,少数可能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可能出现合并细菌感染,但是很少出现重症。

家有患儿该如何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无特效疗法,幼儿患病后主要是对症治疗。

对于轻中度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在发热时多饮水、勤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退热药(可以口服布洛芬或是对乙酰氨基酚)。

有些患儿由于疱疹疼痛,可能出现拒食的情况,可进食有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还需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可以选用口腔炎喷剂缓解局部疼痛,或者通过雾化治疗,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此病传染性较强,应注意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在小孩生病期间一定要清淡饮食,可以在口腔疼痛期间吃流质食物,饭后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环境的清洁。

如若小孩出现高烧不退,或精神不佳的情况,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怎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勤洗手,引导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照顾孩子的成年人也需要注意清洁双手;

2.定期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合。

图文:保健组

审核:园长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yf/13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