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萌的小宝宝,总是让人越看越喜欢。
偶尔口水“飞流直下”,都透着呆萌。
一般3、4个月大的宝宝到2岁前,都会口水泛滥。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除了生理性的流口水,很多疾病的信号,也会通过口水反应出来。
有些情况下,娃的口水确实预示了某些疾病!
娃多大流口水是正常的?
口水娃可能有哪些疾病?
口水多的娃要如何护理?
今天就来讲讲娃流口水这件事!
宝宝流口水正常or疾病?口水中99%都是水分,会润湿口腔,协助说话和吞咽。图片来源:网络口水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可以杀菌灭毒,清洁口腔。唾液淀粉酶则是食物消化的主力军之一。孩子吃进去的米饭、面条等食物,都要先经过口水里唾液淀粉酶的消化。可以说,孩子口腔活动的每一步,都有口水在背后默默支持。2岁以内的孩子流口水,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宝宝的口水符合发展规律,爸妈们是不用太过担心的。1-24个月宝宝流口水正常规律:1-3个月:唾液腺还不发达,口水分泌量不多。2-3个月宝宝趴着或者抱坐的时候,容易流口水。4-8个月:长牙、吃辅食都会刺激唾液分泌,口腔浅、吞咽功能较弱,容易“口水滔天”。吃手或专注把玩物件时,也可能流口水。9-12个月:口水逐渐减少,但爬行或翻滚时仍可能流口水,长新牙也会口水增多。
12-15个月:如果孩子口水增多,但没有长新牙的迹象,可能与学走路时紧张半张着嘴有关。
15-18个月:走路稳当,张嘴情况减少,咀嚼和吞咽功能较强,流口水也少了。
24个月:到了这个年龄,口水已经很少或几乎没有了。
如果娃2岁后还是口水不断,甚至短期内口水激增,伴随异常表现,就要提高警惕了!
有可能是以下5种疾病!
5种病致娃流口水!自查!
有5种疾病是可以通过口水判断出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
1.脑瘫
之前有妈妈问:娃总流口水会不会是脑瘫啊?
其实还真有可能!之前就出现过这样的新闻:
患了脑瘫的宝宝,一般嘴巴会是半张开的。
主要是由于脑损伤或脑发育不全,而导致吞咽功能异常、舌头灵活性不足、脸部肌张力低下等。
如果宝宝除流口水外,还伴有
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不会走路、神态异常
等现象,医院检查,排除一下脑瘫或先天性痴呆等病因。
2.吞咽咀嚼功能差
有些宝宝2岁以后口水仍流个不停,原因可能是:
辅食吃的太精细,咀嚼和吞咽功能较差。
长期叼着奶嘴,舌头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图片来源:网络
育儿支招:
1)示范吞咽动作
告诉娃口水要咽下去,增强吞咽意识。
2)增加固体食物
添加辅食遵循由细到粗的原则,锻炼咀嚼和吞咽能力。
3)及早戒掉奶嘴
建议1-2岁开始练习用杯子和小碗,最迟4岁戒掉奶嘴。
3.口腔疾病
—口腔溃疡或口腔炎
娃流口水时,伴有哭闹、拒绝进食、进食后表情痛苦等症状,那么很可能是得了口腔溃疡或口腔炎。
育儿支招:
吃一些软烂的流食,注意多喂水,避免脱水。
如果溃疡面积较大、精神状态不好、尿量也少,就需要及时送医了。
图片来源:网络
—疱疹性咽峡炎或新型手足口病
如果宝宝嘴巴里出现透明小水泡,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新型手足口病。
育儿支招:
这两种病是自愈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又被叫做急性声门上喉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大人、宝宝都可能患这种病,冬、春季节多见。
如果宝宝出现:
发热、口水突然增多、说话模糊,同时还会向前端坐着,脖子向前伸,微抬着头,那可能是会厌炎了!
育儿支招:
这种病极为“凶险”,很可能导致宝宝窒息,发现后一定要及时送医。
图片来源:网络
4.呼吸道疾病
患有呼吸道疾病,如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等,宝宝习惯张口呼吸,口腔受外面干燥气体的刺激,就会多分泌唾液,不由自主流口水。
如果发现宝宝还伴有睡觉打呼、鼻塞等现象,就要考虑是呼吸道出了问题。建议带宝宝及时就医检查。
呼吸道疾病除了造成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导致宝宝形成“鼻病面容”。
育儿支招:
建议带宝宝及时就医检查。
5.舌系带短
宝宝流口水多,还可能与舌系带过短有关!
舌系带过短,其实说的就是舌头中间那根筋太短或太紧,影响了舌头正常活动。
当然,不止流口水这一种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
一般还会影响宝宝的吸吮、咀嚼功能,伴随发音不清楚。
发现宝宝口水增多后,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判断是否为舌系带过短的“锅”。
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宝宝舌头向外伸的时候,舌尖呈现“w”型
舌头不能舔到上牙的牙龈
宝宝不能舔到口腔上颚以及在嘴巴里不能灵活地左右移动
育儿支招: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护理口水娃
做好这2点很重要!
护理口水娃,做好这2点很重要!
口水在口腔内可以杀菌消毒,但流到外面却是件麻烦事。
不仅会搞得衣服领子黏糊糊的,还会刺激孩子娇嫩的皮肤,引起口水疹。
预防口水疹,需要爸爸妈妈在日常护理中多留心。
图片来源:网络
1.预防口水疹
保持脸部、颈部干燥:口水流得较多的时候,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2遍。擦口水不要乱抹:乱抹容易加重皮肤刺激,要用柔软的手帕或纸巾蘸去口水使用围嘴:给娃用吸水透气的围嘴,经常更换,保持整洁和干燥。出牙期口水增多,可给娃用软硬适度的口咬胶;6个月以上宝宝啃点磨牙饼干,刺激乳牙萌出,减少流口水。图片来源:网络2.护理口水疹
口水经常沾到的地方,可以擦一点凡士林来保护皮肤。凡士林对孩子很友好,即使吃进去一点也没事,下巴、嘴边等部位可以放心涂抹。
?及时就医
如果口水疹的症状已经很严重了,出现了红肿、脓水渗出的症状,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尤卓尔、地奈德等药物是治疗口水疹有效的外用药,妈妈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适量使用。
趁宝宝睡觉的时候薄薄地涂上一层,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到嘴里。
?及时擦拭
宝宝流口水以后,一定要及时清洁,以免口水长时间残留在口周表面,口水中的酸和各种酶刺激皮肤,破坏正常的皮肤功能。
图片来源:网络
正确的擦拭方式:
清理口水时要轻轻蘸干,不要用力往复擦拭(反复摩擦会对皮肤产生刺激,甚至擦伤出现糜烂面诱发感染)。
合适的擦拭材料:
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的棉布、方巾
柔软吸水的围嘴
不建议用普通纸巾和成人用湿巾
及时的皮肤护理:擦拭口水后可以给宝宝的口周外擦护肤品,将皮肤与口水隔离起到防护作用,也能恢复皮肤屏障功能防止皮肤干燥裂开。?适当忌口,注意环境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并注意房间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湿气过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也不利于宝宝的康复。图片来源:网络除此之外,小编还要提示一句:张嘴呼吸和趴着睡也会影响呼吸,让娃流口水。如果娃有这两个不良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