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足口病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出现的这种新型CVA6已成为继CVA16、EV71之后,手足口病的又一个主要常见病原。CVA6感染皮损累及范围较大,与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表现明显不同。
普通型和新型手足口有啥区别?
普通型(传统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
▼
皮疹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皮疹壁厚,不易破溃。
新型手足口(CVA6感染)
▼
皮损累及范围较大,疱疹密集,多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并伴有瘙痒、疼痛;
早期皮疹表现为皮肤颜色的米粒大小丘疹,周围略有红晕,随后疱疹很快增大,形成薄壁疱疹,部分皮疹可以融合;随病程进展出现破溃、结痂并伴有脱皮;部分患儿恢复期容易出现指(趾)端脱皮,约20%左右患儿在恢复期病程2–4周后出现脱甲病。
CV-A6型手足口病症状有哪些?
▌1.皮疹分布
相对于其他病原体,CV-A6型病毒引起的皮疹分布较为广泛,在上臂、大腿等躯干部位的比例相对较高,约占20%。
▌2.脱甲
约30%的病例痊愈后会出现指甲脱落现象,而其他病原体这一比例则不足5%。
▌3.结痂
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治愈后可留下硬痂,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手足口病一般不会留痂。
▌4.重症比例
CV-A6一般不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的重症比例较EV71及CA16小。
▌5.其他症状
有些病人可无皮疹,而仅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原体有所不同,所以易被误诊或漏诊,所幸该病毒一般不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的重症及死亡比例较小。
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退烧),以及支持治疗(比如多喝水)为主。
正确应对不害怕
对于这种新型手足口病,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与其他病原体有所不同,虽然易被误诊或漏诊,所幸该病毒一般不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的重症及死亡比例较小。
家长们别被它看上去可怕的症状给吓坏啦!
★如果症状较轻,家长重要的是在孩子患病期间做好家庭护理,等待自愈,并采取以下两种治疗方案:
1.对症治疗(比如退烧),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果发烧体温太高,可以给孩子吃退热药物;
2.支持治疗(比如多喝水)为主,不要给孩子乱吃药,孩子生病期间,胃口可能不大好,不必强制孩子一定吃东西,可以准备一些温凉的软质或者流质的食物,注意少吃多餐。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警惕重症病例的发生:
1.持续高热不退,超过24小时,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小便明显减少,烦燥不安;
2.频繁呕吐,特别是喷射状的呕吐;
3.头痛难忍;
4.精神萎靡,烦燥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
5.出现肢体抖动,站立不稳的情况;
6.呼吸急促,或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这些症状都预示着孩子的病情严重。
不过爸爸妈妈也别太担心,手足口病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绝大部分孩子可以在一周内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的近亲,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发病原因: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高发时间:
每年4-6月,9-11月
易感人群:
1-7岁儿童
主要症状:
高热,嗓子痛,食欲差,口腔及咽喉出现灰白色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发病过程:
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出现在咽峡部,手足口病大多数是口腔里先出现疱疹,后发展到手、脚、臀部等位置,并伴有发烧,患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较少出现重症、约一周就能痊愈,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传播方式:
1.粪—口传播
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如接触尿布、使用幼儿园公用马桶等)之后通过进食、喝水的方式让病毒进入肠道造成感染。
2.接触传播
接触患病的孩子或被病毒感染的玩具、餐具、食物,然后摸眼睛、鼻子、嘴。
3.呼吸道飞沫传播
患病的孩子咳嗽或打喷嚏,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在孩子间传播,家长亲吻孩子的感染几率很小。
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只能等待自愈(自限性疾病)同时帮助孩子缓解不适症状。
1.降温处理:
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
2.口腔的护理:
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温馨提示:
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预防方法
春夏季传染病高发期老师和家长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做到以下几点:
1.打疫苗莫轻视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家长一定不要忘了给孩子打疫苗。
2.勤洗手多通风
洗手:家长督促孩子勤洗手,特别是外出玩耍回家后,应先洗手再进食。洗手方法一定要正确,如果当下不能立即获得肥皂和清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替代,七步洗手法进行搓洗。通风:比较好的开窗时间,应该是早上9点左右。一般情况下,室内的空气质量都会比室外的空气质量差,即使在雾霾这种重度污染天气也需要适当保持通风。但在重度污染的情况下,首先,不需要大开门窗,同时要减少通风次数;其次,建议选择在上午10~11点和下午2~3点进行通风,同时应尽量同时打开室内空气净化器设备。
3.吃熟食勤锻炼平时多多锻炼,保护好孩子抵抗力可以大大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注意孩子的营养和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引起孩子机体抵抗力下降。
4.做好消毒隔离紫外线消毒灯一般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如果家里没有患病的人,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即可。物体表面的消毒,完全可以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来代替。
小结
以上便是坊子区实验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知识普及的新型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希望家长能提前给幼儿做好预防,及时发现宝宝的早期症状,最后,祝宝宝们都可以安然度过这段疾病高发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