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护小贴士
随着冬季的到来,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毕竟孩子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希望家长们做好孩子的日常护理,让孩子健康、愉快的度过冬天。下面为各位家长普及一下近期孩子易感染的疱疹性咽峡炎,有效预防让孩子健健康康!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大多数由柯萨奇病毒引起,A组2、4、6、9、16等。自限性疾病,病程约1周。
临床表现:急剧高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它的疱疹仅局限于咽部,手、脚几乎没有),头痛、厌食,并常伴有腹痛和四肢肌肉痛。典型症状表现为咽部充血,发病2天内口腔粘膜出现2~10个针尖样灰白色疱疹,周围红晕,2~3天后,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直径0.5厘米以下,溃疡小。
典型症状见下图:
小小病毒越来越狡猾,我们如何打败它?
一、勤洗手、戴口罩
俗话说“病从口入”,孩子在饭前、便后,以及外出玩耍后,一定勤用香皂仔细认真的洗干净双手,正确使用七步洗手法,掌握窍门“内、外、夹、弓、大、立、腕”,将沾在手上的细菌、病毒清洗掉。远离人多的场所,冬季本来就是各种病毒、细菌爆发的季节,而人多的公共场所,又是病毒、细菌的常驻地,所以一定要少去超市、大型的游乐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一定给孩子正确佩戴口罩,挂耳朵、拉一拉、捏一捏。
二、打喷嚏、捂住嘴
打喷嚏或咳嗽是身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可以把体内的病原体排出体外,千万不要小瞧一个喷嚏,据研究,成年人打一个喷嚏的威力相当于15级台风,可以把飞沫喷到3-4米以外,打喷嚏或咳嗽都有可能把身体内的细菌、病毒传播给他人。当有感冒咳嗽、打喷嚏时,无论孩子是否生病,均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或者用衣袖内侧遮住口鼻,防止唾沫飞舞,细菌、病毒扩散,并且及时的洗手,防止孩子手牵手时接触传播。
三、强身体、抗病毒
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时带孩子适当户外活动,以微微出汗为宜;注意饮食营养,不吃油炸、添加剂含量较多的垃圾食品,不挑食、不偏食,减少外出就餐。饮食清淡易消化,吃温热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才能让孩子们抵抗力增强,身体棒棒的。
四、多喝水、勤通风
冬季天气干燥,家里供暖易上火,平时多喝温开水。孩子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应多补充水分,才能满足他们的新陈代谢需要,温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流动、新鲜的空气才能带给孩子一个清洁、健康的环境。因供暖而紧闭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局限、污浊,为细菌、病毒的滋生提供条件,通风可以稀释室内病原体含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每天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最后,希望家长朋友们多多留意,积极引导孩子,并做好日常消毒与通风工作,减少孩子的发病几率,让孩子健健康康地度过这个冬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