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温馨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下文中的推拿方退烧,防止高热惊厥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治疗及预防的注意事项:
1、疱疹性的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无效的
2、控制体温是首要,而病毒(也就是疱疹)必须让它发出来(需要3-5天)
3、同时加强肠胃护理。饮食清淡,多喝水
4、为宝宝进行推拿
推拿手法教学步骤
1、清胃经次
位置:大鱼际和拇指外侧赤白肉际处,从腕横纹推至拇指第一指节侧缘
手法: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手掌,露出拇指、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从孩子掌根处推到拇指根部作用:清利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多用于腹胀、便秘等症2、清肺经-次
位置:无名指掌面,由指根推至指尖
手法:通常以末节指纹推向指尖方向为清,称清肺经
作用: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3、揉二马次
位置:位于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之间
手法:用一手拇指中指相对用力揉
作用:补肾滋阴,利水通淋
4、揉外劳宫次
位置:掌背中央,中指、无名指掌骨中间
手法:进行顺时针旋揉
作用: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5、清天河水-次
位置: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条直线
手法:用食、中二指指腹,自总筋(腕横纹中央)起,推至肘横纹,动作要轻、快
作用: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润燥结之功
6、退六腑次
位置:沿前臂后侧,由肘部推至腕横纹为退六腑
手法: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7、下推天柱骨次
位置:自枕骨下,沿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手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并拢自上而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
作用:降逆止呕,清热解表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