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近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秋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尤其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进行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咽峡炎是指发生在咽峡部位黏膜组织的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咽炎,大部分患者症状轻微。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唾液传播。
预防措施:发现发热、腮腺肿大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及时送往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家庭内发现疑似患儿要及时隔离,避免儿童聚集。
☆麻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患者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患者出疹前后4天的口、咽、鼻、眼结膜及气管分泌物中均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患者发病前驱期的发热、咳嗽等症状易被误认为感冒,部分患者可并发肺炎甚至脑炎。
预防措施:8月龄、18月龄的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发热、咳嗽、出疹病人应当及时就医,居家隔离、避免外出。病人所在场所应开窗通风,清洗、暴晒病人使用的物品。
☆水痘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预防措施:1、经常彻底清洗并消毒儿童的玩具。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在“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下接种水痘疫苗。3、如果得了水痘要遵照医生的要求下进行治疗,等到全身的疹子都结痂了,才可以去上学,避免传染他人。
问题1什么是手足口病?该怎么样预防?
专家解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晒衣被。多喝开水、吃熟食。要经常彻底清洗并消毒儿童的玩具、奶瓶等用品。
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需要隔离治疗到症状完全消失7天后才能回学校上课,防止传染给其他同学。
问题2什么是小儿咽峡炎?
专家解答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问题3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是什么?
专家解答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黏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问题4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专家解答别误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一般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问题5咽峡炎有哪些典型?
专家解答(1)疱疹性咽峡炎
咽峡部常有疱疹,起初表现为咽红充血,进而咽峡部如扁桃体、软腭、硬腭、悬雍垂甚至整个口腔均可出现散在的米白色疱疹。疱疹周围红肿,2~3天后疱疹增大破溃形成黄色溃疡,最后逐渐缓慢恢复。
(2)樊尚咽峡炎
常有咽痛症状,多为单侧,并伴有头痛、背及关节疼痛、低热等症状,常伴有患侧淋巴结肿大,患者可有口臭、舌苔厚等表现。其他咽峡炎患者也可伴有发烧等全身性的症状,以及扁桃体肿大、大而深的溃疡、出血、肝脾肿大、口臭等局部症状。咽部有厚而污秽的假膜,呈黄色或灰白色,为溃疡的坏死物所构成,容易拭去,拭去后溃疡上有小出血点。
问题6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
专家解答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医院输液。
问题1有媒体报道深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粪便检测核酸阳性,病毒是否存在粪口传播风险?
问题7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护理?
专家解答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2岁以下的宝宝以牛奶为准,注意牛奶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冰,防止刺激宝宝口腔,增加孩子的痛苦!
2岁以上的宝宝以稀饭、米汤、面条为主,餐具要及时消毒,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降温处理:
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口腔的护理:
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问题8咽峡炎怎么预防?
专家解答咽峡炎的预防:
1、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还有就是日常的玩具也要及时地进行清洗。
2、家长在打喷嚏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用手或者是用手帕捂住鼻子,餐具用热水烫洗,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
3、家里一定要适当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4、对于宝宝个体,一定要加强对于身体的锻炼,饮食方面一定要营养全面,还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5.帮助孩子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秋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问题9疱疹性咽峡炎会传染吗?
专家解答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疱疹性咽峡炎的隔离治疗时间: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和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一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如果是幼儿园和学校学生,必须过了隔离期后方可复课上学。
小贴士
咽峡,是指咽部垂直面的一个环形结构,上方为悬雍垂与双侧软腭游离缘,下方为舌背,两侧为腭舌弓和腭咽弓,这四面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狭窄部分,称为咽峡。
秋季传染病小攻略别误当感冒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重要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END
监制:郭红
审核:李昕瑶
编辑:官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