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
温馨提示:
家有儿童请小心!
疱疹性咽颊炎进入
高发期!
随着西安进入夏季,天气转热,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进入高发期。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是“表兄弟”,它们有相似也有不同,详情请看:
1
相似点
1.易感人群: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2.传播途径:传染性极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水、食物,甚至吸入其他患儿打喷嚏的飞沫,都会被传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3.高发期:全年均可出现,夏季是高峰季节。通常从3、4月开始增多,6、7月份达高峰,9月份以后明显降低。一般这两种病的高峰季节为4-7月及9-11月。
2
不同点
得了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一个显著的表现是:口腔内长疱疹。而手足口的孩子,手、脚、口腔、臀部等部位也会出疹子或疱疹。
此外,它们带来的症状也有所不同。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在发热的同时,咽部会充血,并出现灰白色疱疹,咽痛明显,孩子吞咽困难。
年龄小的宝宝会有拒食、流涎的表现,大一点的宝宝会说喉咙痛。不过,随着疱疹的愈合,疼痛也会逐渐消失,直到完全康复。而大多数的手足口病,除了发热和口腔疱疹以外,在手、脚、臀部、膝盖或者肘窝等部位也会出现皮疹。而且,往往在发热下降,进入恢复期时,皮疹反而有一个增多的过程,再逐渐消退。
3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
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1.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C,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4.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等;
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孩,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4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和护理
1.勤洗手: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都要洗手。医生特别提醒,在游乐场玩过,一定要及时洗手。一部分小朋友的手足口病,就是通过接触一些公共设施传染的,比如商场门口的婴幼儿摇摇车、游乐场的滑梯等。小朋友在玩耍后,如果没有及时认真洗手,用手抓东西吃,或者直接吸吮手指,就很容易中招。
2.流食为主:如果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颊炎,饮食以清淡为主,食物不要太热,吃清淡、易消化的粥或面食等,不吃刺激性食物。
3.少去人多的地方:体弱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已经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4.保持口腔卫生:保持清洁常漱口,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清洁口腔。
5.注意公共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并将纸巾丢至垃圾桶。不要和别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汤匙等。
6.做好消杀、通风: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家长的玩具、家具和厕所等,可用消毒液或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
文字和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