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夏天来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也一起来

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 http://www.xftobacco.com/
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 http://www.xftobacco.com/

之前在急诊室有位妈妈当听到自己的宝贝得了手足口病时,瞬间就泣不成声了。到底什么是手足口病,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它们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谈之色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疾病?

什么是手口足病?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年5月2日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按丙类传染病管理。手足口病主要在夏季和初秋季节流行,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呈现出偶数年高、奇数年低的规律,每2年一个周期,今年被认为是高峰年。每年呈现两个的高峰,每年5-7月和9-11月为流行高峰时段(手足口病流行情况时间分布如图1),所以在这些月份,更加需要注意儿童感染预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易感染人群是5-7岁以下的小朋友,尤其是幼儿园或托儿所的儿童,成人也可能得病。

罪魁祸首是谁?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很多,最常见的如表1所示,经列表比较不难发现这两种病的病原很相似甚至有相同之处,所以二者症状也有类似。亚太地区以柯萨奇病毒CV-A16和肠道病毒EV-A71最为常见,而EV-A71和CV-A6、CV-A10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元凶。

手口足病如何传播

古人说病从口入,这些病毒主要是经粪-口途径传播。它们存在于感染者或携带者的唾液、疱液、鼻涕和粪便中,以及被污染的水中,倘若我们直接接触了这些分泌物或者被它们污染的物品,病毒经由嘴巴进入人体,在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组织定居并繁殖,引起局部的症状。如果我们的免疫力不够强大,它们就会在体内四处横行,导致严重并发症。

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约1-10天,平均3-5天,7-10天痊愈。但粪便排泄病毒可达数周甚至数月。得过一次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并不会终身免疫。

手口足病有哪些症状?

一般典型的手足口病表现为发热,超过38℃,厌食、流涎、呕吐、腹泻、腹痛以及分布在手、足、臀部或者大腿、胳膊绕有红晕的丘疹、疱疹,这些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但当它遇上湿疹,就会很痛。口腔内(咽、颊粘膜、舌)的疱疹刚开始可能只是红斑,逐渐发展为斑丘疹、水疱、溃疡,会让孩子疼到烦躁、不愿进食。有些小朋友感染手足口病后出现广泛分布的大疱样痛性皮疹、指甲的破坏脱落,这很可能是由CV-A6、CV-A10病毒感染造成的。

照片源自于网络

大部分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轻症,与普通感冒发热的过程相似,也不留后遗症,并不需要太过焦虑。但是我们一定需要留意早期发现重症手足口病及重症疱疹性咽峡炎的状况。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导致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瘫痪、非化脓性脑膜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脏衰竭等,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此外手足口病还可以合并脱水、胰腺炎、心肌炎、流产和角膜溃疡。年手足口病总体病死率和重症病死率分别是0.08%和1.3%,较年已有大幅度下降。

相比之下,疱疹性咽峡炎症状相对缓和。但突然出现的高热,甚至超过40℃,发热可能是最令家长焦急的状况,还有咽痛,流涎,拒绝进食,吞咽困难,以及烦躁、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热性惊厥等症状出现。咽喉出现红肿,长在咽部、软腭的红斑、小水疱,以及水疱破溃以后留下的溃疡和手足口病有些相似,区别在于疱疹性咽峡炎一般手足及臀部皮肤没有皮疹或疱疹,而手足口病往往手足及臀部皮肤有皮疹或疱疹。不管怎么样,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数为轻症疾病,它跟其他普通的感冒病毒引起的发热相似,病程一般都在一周左右。但是仍需要注意一些重症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当孩子出现高热(超过39℃)、精神差、萎靡、呕吐、头痛、颈项僵硬疼痛、肢体无力、肢体抽动、抽搐、呼吸异常、脱水(婴幼儿4-6小时无尿,儿童6-8小时无尿)等症状,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就应该积极就医了。

通常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依据典型的表现即可临床诊断。但在情况不明确或是严重病例时,即需要做一些检查,比如血常规、疱液或粪便病毒检测,病毒抗体检查,血糖、脑脊液、胸片、CT、MRI检查等。

目前对于这些病毒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人体正常的免疫细胞会把它们包围起来消灭掉。最主要的治疗是支持治疗,即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分是重中之重,避免脱水,而清凉的液体和柔软的食物会舒缓咽痛,更容易吞咽。退热药物(美林、泰诺林)不仅可以降温,还可以缓解咽痛。利多卡因(局麻药)漱口水止痛可以选择性的用于稍大的儿童。严重的病例则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如何预防

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手卫生是重点,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如厕后或者是给孩子更换纸尿裤后。家具和玩具等物体表面建议使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消毒,比如84消毒液。餐具、奶瓶建议煮沸消毒。目前由我国研发并上市的“手足口病疫苗”是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共2剂次,间隔1个月,对预防EV-A71的感染有重要意义。一旦感染后,为避免病毒传播须在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现在又到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年4月全国手足口病上报例,较3月的例明显上升,居丙类传染病之首,死亡4例。希望全民加强预防,减少感染。假如感染也不必惊慌,注意退热补液,仔细观察病情,适时就诊。

医生介绍

儿科主治医生仇维娅

仇维娅医生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之后于年从大连医科大学获得儿科硕士学位。

仇医生拥有超过7年临床实践经验。医院之前,仇医生在医院儿科工作,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儿童血液肿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新生儿疾病管理、儿童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仇医生是中国卫生部认证儿科医生。除了专注于临床工作,她还在众多著名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学术文章。

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yf/1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