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疱疹性咽峡炎防治知识简介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属于典型的病毒感染,4—7月是高发季节,1-7岁儿童最易中招。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是致病罪魁祸首。潜伏期3~10天,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以消化道传播及呼吸道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生活密切接触也可传播,故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婴幼儿患此病比较多。这些孩子常伴有拒食、烦躁等症状,年龄稍小一点的孩子还伴有流口水、哭闹、不吃奶。

一、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在以后的2-3天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

二、该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主要是肠道病毒中的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由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

三、该病的流行特点有哪些?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尤其在托幼机构等易出现聚集性疫情。主要侵袭婴幼儿。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四、该病预后如何?

自限性疾病,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并发症少见,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还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但该病起病急,发病后体温迅速升高,易导致高热抽搐,医院。

五、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有哪些?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手足口病往往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丘疹、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甚至死亡。

六、该病有哪些预防措施?

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注意手部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平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良好卫生条件。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尽量杜绝孩子与患儿接触。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孩子。特别提示:幼托儿童患病后,建议家长在其症状消失后7天再返园上课,以防传播给他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托幼机构方面,建议在流行季节加强晨检制度,做好缺课原因追踪和登记;保持教室良好通风,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如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在24小时内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园方还应做好患儿返园上课的把关工作,防止引入传染源。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yf/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