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入春之时,医院儿科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便多起来了。我们知道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常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哭闹等,甚至体温>40℃,病情“来势汹汹”,常常让患儿家长担心不已。因此,有的医生会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这样做正确吗?同时,亲吻孩子真的会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吗?
急性发热、咽部疱疹为典型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特征为突起发热和咽喉痛,起病2-3天内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腭垂、舌部等。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多在1-5天内愈合。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
疱疹性咽峡炎识别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10岁的儿童,好发于夏秋季,潜伏期3-10天。
本病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
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后,24小时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见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
病原体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可以由肠道病毒引起,也可以由非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偶尔也由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大概有20多种,但最出名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重症手足口病多由EV71感染引起。
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
仅于口腔咽腭部位、腭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
手足口病
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未见疱疹,但也可以先于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之后再出现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皮疹。
与普通感冒的鉴别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区别如下:
普通感冒
多由呼吸道病毒引起,表现为中低热、流鼻涕、鼻塞、咳嗽、疲倦、食欲减退。
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或EB病毒引起。有一定的传染性。症状多表现为突然高热,可伴严重咽痛、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乏力等。口腔内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
与普通感冒的鉴别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区别如下:
普通感冒
多由呼吸道病毒引起,表现为中低热、流鼻涕、鼻塞、咳嗽、疲倦、食欲减退。
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也可传播。这也就意味着,大人亲吻孩子也可能传播。不过,家长不必过分忧虑,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换外衣裤、洗手、漱口等就能有效避免可能的传播。
平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病从口入。要勤通风,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多休息,让孩子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进入春季后,虽然说全国多个地方气温逐渐转暖,但我们还是要为孩子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再这样的季节中家中的宝贝特别容易上火引发各类疾病,但是家长们别着急。我们为了宝贝们的健康,妈妈们要家中常备东宝射干利咽口服液,降火解毒,利咽止痛。用于小儿急性咽炎肺胃热盛证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儿童食火等一系列儿童病症。宝贝的小护卫,妈妈的放心药。
成份射干、桔梗、升麻、芒硝、川木通、百合、甘草
功能主治降火解毒,利咽止痛。用于小儿急性咽炎肺胃热盛证
适应症1.咽喉肿痛、吞咽困难
2.咽干咳嗽
3.声音嘶哑
4.发热
5.痰粘稠6.颌下淋巴结肿大7.口苦口臭8.牙痛、牙龈肿痛9.小便黄、大便干10.肺胃火引起来的一系列症状急性咽炎、急性咽喉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儿童食火。
用法用量口服
2-5岁,每次1支,每日三次;
6-9岁,每次2支,每日两次;
10岁以上每次2支,每日三次。疗程四天。
规格10ml/支
注意事项1.忌辛辣、鱼腥食物
2.脾胃虚寒大便溏者慎用
特点1.东宝独家产品
2.源自千年古方,千百年的验证
3.儿童专用包装
4.治补结合,标本兼治
5.口感好
通化东宝与您一起分享快乐!分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