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6、7月,在媒体的报道中,总能看到某某幼儿园孩子接连病倒,而与之相关的是每年都会提到的——疱疹性咽峡炎。最近,医院的急诊室里,就挤满了由于突然的高热前来就诊的宝宝和家长,而这其中不乏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据儿科急诊的医生介绍,4月到7月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小朋友很容易中招。
本期的《小葵花安全调查》—儿童急诊室,16个月大的小女孩,几天前高烧不退,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未加以重视,后来孩子出现嗓子痛,咽喉红肿等症状,病情加重,就医后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那么到底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具体都有哪些症状?它与手足口病有什么不同?下面小编就跟家长们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通常经过对症治疗,一周左右就能痊愈了。
疱疹性咽峡炎,源于这个“恶魔”疱疹性咽峡炎,以及总是会被一同提起的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柯萨奇病毒和EV71为主。也就是说,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同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
婴幼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很容易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4到7天。
虽然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致病源头相同,表现症状却不太一样。
手足口病表现为口腔出现疱疹,流涎拒食,同时手掌和足底,臀部,膝盖等部位有可能出现皮疹。
而疱疹性咽峡炎表现口腔有疱疹,而手足、膝盖、臀部没皮疹。
但有些患儿可以先有口腔疱疹,之后手足等部位再出现皮疹,所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需密切观察手足膝盖臀部等部位有无皮疹出现。
如何对抗这个“恶魔”,专家为家长们支招,守住“四条红线”是关键。本期的《小葵花安全调查》—小葵花妈妈课堂,我们就跟爸爸妈妈们一起学习下。
对抗“恶魔”,四条“红线”要守牢1红线一:宝宝发烧超过三天,需及时就诊
虽然多数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痊愈,但少部分孩子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如果患儿超过三天高烧不退,或出现浑身发软,呕吐,惊跳,肢体抖动等情况,要高度怀疑并发脑炎可能,需及时就诊。
2红线二:别凑热闹,少去人多的地方
疱疹性咽峡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所以,体弱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已经得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至少需要隔离两周。
3红线三:外出回家及时洗手,家长自己也不要忽视
外出回家要及时洗手,许多家长对孩子们都是这样要求并且执行的,对自己就难免松懈,这同样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成人接触了病毒同样可能感染此病,但是由于成人抵抗力强等原因,没有出现相关症状,但是已经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了,体内已经携带了该病毒并且也会向外排毒,传染给孩子。
所以,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换洗衣服、晒被褥。
4红线四:不要乱用抗生素
有的家长说用抗生素去预防,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抗生素是杀菌和消炎的作用,却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如果家长给孩子乱用抗生素,还会导致菌群混乱,无形中会延长病程,加重病痛。
特别提醒:给宝宝用药时,
请一定确保儿童要用儿童药!
《每日新闻》主播书匀为公益代言的
“专属的爱”公益宣传片
呼吁“儿童安全很重要儿童要用儿童药”
齐鲁频道和“儿童要用儿童药”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小葵花儿童药,共同在《每日新闻》栏目里倾力打造《小葵花安全调查》版块,围绕增强家长合理用药认识,增强家长安全用药意识,围绕有针对性的纠正“擅自给孩子使用成人药”“擅自加量使用药物”等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行为;《小葵花安全调查》版块的启动、联合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销售终端设立“儿童用药专区”,都是旨在能够借助齐鲁频道的影响力,在山东持续传播“儿童要用儿童药”的理念,帮助广大的家长、新手妈妈掌握更多的儿童安全用药健康知识!
齐鲁频道小葵花漱玉平民大药房共同呼吁全社会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北京市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