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门诊的工作体会,发热合并疱疹的病人明显增多,尤其是疱疹性咽峡炎以及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很多家属电话、短信或者在咱们的交流群里面咨询相关问题。下面咱们就谈谈这两种疾病。
这两种疾病有很多相似处,可以说就像是“双胞胎”:
病因: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病毒包括很多种。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需要引起注意,因为它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流行病学:这两种疾病都是夏秋季高发,高峰主要集中在5、6、7月份,潜伏期平均3-5天,具备传染性,具体传播途径并不确定,也就是说即使孩子一发病就隔离,前两天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还是有可能中招。
症状相似:这两种疾病临床表现大都有发热,可持续4-5天,口腔粘膜有疱疹,尤其是咽后壁,通常为针尖大小白色小疱,周围有红晕。疱疹可在发热开始1-2天或者发热同时出现。之后水疱破裂时小朋友会很疼,流口水,可能影响休息,难以进食甚至喝水。但通常疼痛时间不会持续太长。
预后:这两种疾病绝大多数都为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可以痊愈。这两种病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疗。只有少数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抗生素。
不过即使是“双胞胎”也有不同之处哦:
这两种疾病临床表现不同的是手足口病手心或脚心或肛周有疱疹,(有时可在手指缝或足趾缝里,或臀部和膝盖)而疱疹性咽峡炎仅仅在口腔里,但是病初的时候也根据这条无法确诊,因为手脚心或肛周的疱疹有可能晚于咽部的疱疹出现。也就是说病初可能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待手足或肛周疱疹出现后又最终确定为手足口病。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孩子咽部有疱疹还是手足肛周有疱疹,发热并伴有有以下情况时,提示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就医:嗜睡,持续高热不退,呕吐,肢体抖动(肌肉抽搐),长叹气、站立不稳,精神差(烧退了仍然精神差),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
处理原则和家庭护理:
因为这两种病都可以自愈,所以对症治疗就可以,高热时口服退热剂是为了减轻症状,防止高热抽搐。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药的抗病毒药物。一般病程大约7-10天,但是手足口病的患儿如果有前面所述的危重症状:嗜睡,持续高热不退,呕吐,肢体抖动(肌肉抽搐),长叹气、站立不稳,精神差(烧退了仍然精神差),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立刻就诊!!!
如果孩子患了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要鼓励患儿多喝温开水,进食清淡、温性、好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保证患儿皮肤清洁、衣着舒适,口腔和手足部皮肤疱疹初期不用特殊处理,如口腔疱疹疼痛严重可用促进局部修复的药物比如康复新或者开喉剑喷雾剂。皮肤疱疹可涂炉甘石洗剂。通常需要隔离两周。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及人员密集区、勤洗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发生。
家长朋友们,相信通过介绍,您对这两种疾病可以都有了一定了解,可以轻松对待了,祝宝宝们都健康快乐成长!
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比手足口病还厉害?近期,妈妈们的朋友圈被“疱疹性咽峡炎”刷屏了,据传这是一种新病毒引起的,比手足口病还厉害?事实真是这样吗?一张图告诉你真相。
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