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舌头上起过小泡破过小洞吗?有没有疼得还不敢吃饭的时候,有一点刺激或是过硬的东西稍微碰触一下都会疼得流泪。这就是舌头溃疡,可以发生在男女老幼,以中青年最多见。那么舌头溃疡的原因有哪些?
舌头溃疡的原因
1、精神因素: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2、内分泌变化: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有些女性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
3、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
4、咬坏舌头:平时吃东西咬坏舌头慢慢的也会变成舌头溃疡。
5、其他因素: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中医里早已对口腔溃疡有记载。按照中医的理论体系,口腔溃疡有以下几种发病原因:
一是外感六淫,主要是燥、火两邪,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津伤火灼,口疮乃发。故口疮多在秋季及气候突变时容易复发。二是饮食不节,由于过食辛辣肥厚之品或偏食,致火热内生,循经上攻,熏蒸口舌,并常耗伤心肺肾之阴津,致口疮发生。三是情志过极,患者素日思虑过度,心烦不寐,五志郁而化火,心火亢盛,上炎熏灼口舌,或心火下移于小肠,循经上攻于口,均可致口舌生疮;或平素多有郁怒,肝郁气滞,肝气不疏,郁而化火,暗耗阴血,致冲任经脉不调,经行之时,经气郁遏更甚,肝火旺盛,上灼口舌而致口疮。四是素体阴亏,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久病阴损,虚火内生,灼伤口舌,乃至口舌生疮。五是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脾气虚损,水湿不运,上渍口舌,而致口疮;或郁久化热,湿热上蒸,亦可致口疮。更有甚者,脾气虚极,伤及脾阳,脾阳不足,寒湿生热,上渍于口,可发口疮。六是先天察赋不足,或久用寒凉,伤及脾肾,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寒湿上渍口舌,寒凝血淤,久致口舌生疮。总之外感六淫燥火,内伤脏腑热盛是致病主因,主病之脏在于心和脾(胃)。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表明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平时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均可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发为口疮多为实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多为虚证;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也可发为口疮,此多为虚证。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所说:“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胃火上行独燎其面”。
口腔溃疡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体质有关,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发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仍可降低发生率。口腔溃疡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经常湿润口腔,避免口腔干燥。妇女经期前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多饮水。另外还需注重日常饮食调理,以减少口疮发生的机会。
年底频现“上火族”眼肿咽痛溃疡多
年底忙碌,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有点上火,比如不是青春期的人群长痘,不明原因的牙龈痛,早上起床刷牙,发现嘴巴里有个大溃疡。不少人自己吃点“黄连上清丸”泻火,中医专家提醒:盲目泻火不可取,不要乱吃清热解毒药。
年底许多人工作压力增大,熬夜、加班、心绪浮躁等也会引起身体不适。预防的方法不外乎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不要过食肥甘辛辣,少饮酒,尤其是晚间不要吃得过饱,不要熬夜,生活规律。室内要注意通风,可以适当加湿,适当多喝水。出门要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关于舌头溃疡的原因的介绍。舌头上长泡以后,要注意饮食,尽量不吃烫的食物,刺激性食物,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