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这则消息在 据悉,原来消息的源头是来自儿科医生崔玉涛一期聊疱疹性咽峡炎的访谈,他在访谈中表示,该病症主要通过飞沫,唾液传播,口腔接触感染,但也并没有提到不要亲吻孩子。
为此,专家们解释,这种说法太夸张。首先需要父母已被该病毒感染,然后对孩子有个口对口的传播,同时孩子的抵抗力不够强,被转播过来的病毒量恰好致病,如此才行,但此种概率是非常低的。
专家提示,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成长过程中通过接触各种细菌、病毒,会慢慢在身上产生抗体,适应环境,提高自身免疫力。
疱疹性咽峡炎为常见病首都儿研所感染科主治医师黄辉表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历年夏秋季节多发,之后随季节的变化发病率逐渐降低。
“疱疹性咽峡炎”实际上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它虽然和手足口病在病原学上有关联之处,都可以由一种简称为EV71的肠道病毒引起,但并不是一种病。
据悉,医生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来判断,而且手足口病被列为传染病,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也有传染性,但目前没有被列为传染病。通常来说,疱疹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夏秋季是高发期,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细菌和病毒大量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从而导致小儿发病。
另外,有家长担心疱疹性咽颊炎会重复得,是否得过一次以后会不会有了免疫性?为此,儿科医生崔玉涛表示,引起这种病的是一组病毒,不是一种病毒,所以会有重复。这次感染的是这种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种。但是,人体对这组病毒会有交叉免疫,所以反复得的机会不是太多,但绝对不是说不会反复得。
注意!与手足口勿混淆手足
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及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口腔
疱疹
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黄辉介绍,和手足口病相比,疱疹性咽峡炎更不容易出现重症,“临床很少引起严重表现。”
同时,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一般是嗓子出现疱疹、孩子进食困难等,和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最大的区别是手脚不出疹子。大多数患儿病程一周左右可痊愈。如果合并细菌感染还需服抗生素治疗。
此外,与湿疹、水痘的症状表现也存在差别。湿疹很少有发烧的情况,而且皮疹仅限于颜面、手背等局部,很少见于手脚心。水痘虽然也表现为疱疹,但水痘多为全身性的,多见于躯干部位,且容易溃破,可结痂。
专家建议,孩子家长可以借鉴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来预防。比如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吃熟食、喝开水等良好生活习惯。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暴晒。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还要注意的是,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还可以用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也可以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相关链接医院?24小时以后再考虑
崔玉涛介绍,现在耐药菌太多了,有时候家长说,医院看病反而严重了,医院接触的细菌都是耐药菌,你如果知道,在家里能控制医院,很可能病程会短一点。
所以能在家控制的病,就在家控制,医院。到医院很可能交叉感染,整个病程会延长,孩子的痛苦会更大。
疱疹性咽颊炎早期就是发烧,刚发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总有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24小时以后如果再不放心,医院来,医生也可以给你一个相对准确的检查,包括取血检查,或者物理检查。
并且,在夏季传染病高发季节,儿童勤洗手预防很重要,家长“手传染”更需提防,家长回家后要先洗完手、换好衣服再亲近孩子。
本文来源于网络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