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地区幼儿园接连出现小朋友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情况,严重的甚至停课。面对来势汹汹的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知识我们必须知道呢?
0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此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以夏秋为高发季节,一般疗程为4-6天,重者可持续至两周。
此病属于病毒性疾病,一般不需要抗生素(若后期并发感染可酌情使用)。但宝宝们往往出现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症状,妈妈们常常会因此手忙脚乱。
02
疱疹性咽峡炎致病原因是什么?
本病多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疱疹病毒、EB病毒、埃可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引起,偶尔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极强,流行也很快。当宝宝过度劳累、脾胃功能失调、存在过敏体质、身体着凉等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趁机侵入体内,引发此病。
03
为什么宝宝容易得疱疹性咽峡炎?
因为宝宝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较为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呼吸道纤毛运动比较弱,自洁功能较差,此外,病毒流行的季节,宝宝们容易交叉感染。
04
怎样判断宝宝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宝宝出现咽部充血并在扁桃体前部、软腭、悬雍垂等部位可见多个2-4mm大小白色的疱疹,且出现高热,并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口臭等症状,有时还会头痛、腹痛或肌痛症状,判断为疱疹性咽峡炎。
05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许多宝妈们可能会搞不清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虽然二者均有发烧及口腔疱疹的状况,但最大的区别是疱疹有没有进一步发展。咽峡炎的疱疹是只出现在口腔中,而手足口在手、足、口、臀、膝关节等部位都会出现疱疹。宝妈们一定要注意观察辨别哦!
06
疱疹性咽峡炎需要怎么治疗呢?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方法有:给宝宝盒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健康。如若出现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说明可能出现了并发症,医院进行输液治疗。
07
如何护理疱疹性咽峡炎?
降温处理
对于高热的宝宝需要进行退热处理(可用温水擦浴,禁用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
口腔护理
经常用温凉开水或者淡盐水漱口。溃疡处可涂抹鱼肝油等助于缓解疼痛。
合理搭配饮食
患病期间宝宝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2岁以下宝宝以牛奶为准,注意牛奶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冰,防止刺激宝宝口腔增加宝宝痛苦。2岁以上宝宝以稀饭、米汤、面条为主,餐具及时消毒,可漱口的孩子注意勤漱口)。
08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宝宝们需要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的水,同时注意加强日常锻炼,房间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尽量避免去公共场合。
温馨提示: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已来临,各位宝妈们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