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春季节高发的流感、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等,这些天在不少学校还是比较多见。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士介绍,这类疾病每年夏季都有一波小高峰,流感马上也将进入一个高发期。
今天上午,正在杭州出差的马女士接到女儿老师的电话就急匆匆地赶回了家。今年6岁的女儿突然发烧至38.5℃,嗓子里出现了好几个小疹子,喝水时会疼得哇哇大哭,“前几天女儿班上有两个小孩患上手足口病后,我们就一直加强防范,没想到还是中招了。”马女士告诉记者,医院广州路院区看病时,到处都能看到贴着退烧贴的小患者,不少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还有很多是扁桃体发炎、支气管炎。
“每年冬春季节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而进入夏季后也会有一波小高峰,随着学校放暑假,孩子不聚集在一起,这类疾病就会少发。”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科长洪镭介绍,疱疹性咽炎和手足口病算得上是“亲戚”,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和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有很多是重叠的,两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危害基本上一样。区别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
洪镭告诉记者,好发于秋冬季节的流感眼下也将进入一个高峰期,“不通风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眼下,很多场所及家庭已紧闭窗户开起了空调,极易导致流感、支气管炎等疾病发生。”
医院儿科主任张莉告诉记者,该院这几日的儿科门诊除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支气管炎、扁桃体发炎的小病患,肠炎小患者也开始增多,“吃了不洁食物或贪凉都易导致消化道系统的疾病。”她提醒,现阶段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保持居室清洁,要经常开窗通风,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流行期间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路边摊食物要少吃,从冰箱里拿出的食物要热一热再吃。
什么是幼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与手足口病是同一类病毒所致!六一前后是它的高发季节,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表现为高热、咽痛、流口水、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口腔黏膜上会有数个疱疹,病程在1-2周左右。一般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但不是传染病。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发病和传播途径都相似,又都同属于肠道病毒感染,但“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手足口病”。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嘴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足、臀部等;另一区别是,手足口病除了疱疹外,易引起病毒性肺炎、脑炎,而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如何护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疱疹性咽峡炎会引起宝宝高烧,针对发热的护理:使用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让宝宝多喝水。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出现在口腔内,针对口腔的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
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2岁以下的宝宝以牛奶为准,注意牛奶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冰,防止刺激宝宝口腔,增加孩子的痛苦!
2岁以上的宝宝以稀饭、米汤、面条为主,餐具要及时消毒,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温馨提醒:
1、孩子发热期间,家长最主要的任务是给孩子降温,防止高热惊厥
2、尽量在家治疗,医院,防止交叉感染
3、抗生素对疱疹性咽峡炎不但治疗无效,反而会干扰机体免疫,降低抵抗力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目前并没有疫苗预防!但是此病预防重于治疗,故平日的日常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应让宝宝多洗手,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室内要经常开窗多通风,小病小痛之类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虽然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情较轻,但却也会有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也可能发生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一旦宝宝出现呕吐、头痛、精神萎靡等症状,要尽快就医,切不可耽误病情。
最后小编要辟个谣,疱疹性咽峡炎病毒经唾液传播的可能性很小,只要亲吻就会传染的说法太绝对。不过大人本身自带很多细菌,确实是少亲吻孩子为好哦!
白癜风偏方有效吗北京白癜风最佳最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