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最近出现发热、嗓子痛、食欲下降等症状,口腔咽喉部还长了灰白色的疱疹,医生说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这个病严重吗?
宝妈
医生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会使患儿咽峡部疼痛明显,但是大多为轻症病例,预后良好,宝妈不必过分担心。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医院的儿科副主任王宏权给我们详细讲解下,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这种病传染性强、传播快、通过接触、飞沫传播,1~7岁的儿童普遍易感,特别容易在幼儿园流行。患儿会突然高热,甚至反复高热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无法与普通感冒相区别。但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口腔溃疡。
现在跟着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多为柯萨奇A组)感染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潜伏期一般为3-6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病程为4-6日,重者可达2周左右。此病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据食,流口水,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经1-5天溃疡逐渐愈合,本病呈自限性,病程大约7天,预后良好。另外,此病与手足口病均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均可出现口腔内疱疹及溃疡表现,也同样有传染性,但与手足口不同的是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为发热和口腔疱疹,但手、足、臀等部位并无疹子分布,而手足口病则有。
如何预防?
大家都知道,中医一向讲究“治未病”的概念,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中医典籍中虽对疱疹性咽峡炎无明确记载,但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风热喉痹”,“口疮”,“湿温”等范畴。
医院儿科副主任王宏权告诉大家下面这些中医预防办法~
小儿推拿
三伏贴
中药直肠滴入
本院自制中药穴位贴
王宏权主任说道,针对疱疹性咽峡炎,我们中药穴位贴敷无毒副作用,且便于携带,深受广大家长欢迎。
此外饭前便后,外出后均可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尿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每日对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勤晒衣被;儿童出现医院就诊并隔离。
怎么样?
家长们学会了吗?
有什么疑问
可拨打电话
王宏权
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儿科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处理儿科危重急症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及新生儿疾病。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儿科副主任医师。
热烈祝贺医院入围全医院
医院召开6S总结表彰大会
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正式授牌
医院驻村工作队与付家门村党员共同红色教育
编辑:宣传科
供稿:儿科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