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孩子一直哭,流口水,不肯吃东西……”“医生,医院回到家体温又升到39.6度,嘴里都烂了,急死我了……”医院急诊室经常能听到家长这样焦急的陈述病情。随着气温升高,又到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好发季节,但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新病种,所以家长们也无需过度恐慌。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夏秋季,以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且多发在5岁以下的幼儿,由于感染强,传播快,很容易在孩子中传染。该病起病较急,突发39℃以上高热,早期伴流涕,咽喉部有红色疱疹,逐渐形成溃疡。患儿多因为咽喉不适,出现哭闹、烦躁、拒食、流口水等,并伴有牙龈肿胀出血,口臭,呕吐等,部分患儿由于摄入少,会出现尿色黄,大便干燥等。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预防?
1、家长注意保持个人和室内卫生,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2、保持居室通风,注意卫生,勤洗手,孩子的玩具、用物最好在太阳下暴晒。
3、注意孩子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家长避免口对口给孩子喂食。
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家长怎么办?
1、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有拒食现象。应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可稍温凉,应给予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果汁、米粥、面条等。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辣、咸、热、硬等,避免刺激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2、发热患儿及时退热。孩子一旦出现高热,家长应先在家长给孩子立即服用药物医院就诊,防止在送院途中发生高热惊厥。
3、候诊过程中,不要包裹过多衣物,可适当松开,以利于散热。
4、遵医嘱给予局部药物治疗,多喝温白开水,减轻对创口的刺激,同时,喝水可把创口冲刷干净,加快愈合,年长儿可用淡盐开水漱口。
5、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煮沸消毒处理,建议病童在家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实并不可怕,所以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恐慌,当孩子出现不适,尤其伴有口腔不适时,家长应医院进行确诊,以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儿童急诊科胡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