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宝宝ldquo歪脖子rdquo别

妈妈们的疑问

“医生,我家宝宝是不是歪脖子啊?总歪着个脑袋!”“医生,我家宝宝头老是往一边歪,睡觉也这样子歪,这是怎么回事啊?”

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医生总会听到家长急切的询问。自称宝宝有“歪脖子”的现象的妈妈不在少数,她们焦急不已,一发现自家宝宝歪头,就担心是不是歪脖子。

让我们来解答妈妈们关于“歪脖子”的种种疑问:

什么是“歪脖子”?

“歪脖子”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医学所讲的“肌性斜颈”,以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头歪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严重者患侧胸锁乳突肌触及肿块,伴有颈部活动受限的一种先天性疾病,迁延失治者经常发生颜面部畸形等并发症。

“歪脖子”如何形成的?

在怀孕后期,妊娠母亲出现羊水过少,或是胎儿在子宫内发生脐带绕颈、胎位不正,亦或是胎儿体重过大等,这些都是造成先天性小儿斜颈的常见原因。

早期重度斜颈怎么治疗?

0-6月龄的宝宝,出生时或在出生后短时间内出现两侧胸锁乳突肌厚度差>5mm,颈椎向患侧活动受限,我们将其定义为早期重度斜颈。因患侧血液循环差,肿块不易软化、吸收,其治疗周期长,一旦延期不治,往往会导致头部畸形、大小脸、大小眼以及颈椎楔形病变等不可逆变化。

中医传统推拿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的外治法,是治疗早期重度斜颈的首选。推拿治疗通过按揉手法作用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纠正局部缺血、缺氧的状态,改善血液循环,能够有效促进血肿吸收;同时配合牵拉旋转的手法,能够松解胸锁乳突肌痉挛,促进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如何开展家庭干预?

对于轻度斜颈患儿,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患儿家长们进行家庭干预、定期复诊。具体措施如下:

1.家长首先放松患侧胸锁乳突肌2分钟,后压住患侧肩膀,向健侧牵拉,每次30下,每天3次;

2.使用玩具吸引宝宝向患侧转头,加强转头锻炼。

“歪脖子”的认知误区有哪些?

儿童中医保健门诊王亚飞组长认为,部分家长存在有关斜颈的认知误区。

误区1:部分家长有侥幸心理,被误导认为肿块能够自行吸收,未能采取治疗,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其实,一些血液循环良好的肿块能够部分吸收,但是离治愈相差甚远;严重斜颈患儿的肿块不仅不会吸收,还会日益增大,0-3个月是斜颈患儿治愈的最佳时期。如果早期未能给予正确治疗,病情会日益加重,导致后期治疗周期延长,治疗效果差强人意,甚至出现颜面部畸形。对于斜颈患儿,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误区2:对于选择手术治疗的斜颈患儿,家长认为不需要早期干预,静待1岁半以后进行手术。专家共识中提出,即使选择手术治疗,早期进行物理辅助治疗可以有助缓解症状,有效提高后期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中医保健门诊

诊疗范围

1.小儿肌性斜颈的诊断与治疗;

2.儿童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3.中枢神经协调障碍、发育迟缓儿童的中医干预;

4.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

5.吸吮功能落后、咀嚼功能差、流涎等;

6.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睡眠障碍、抽动障碍等疾病治疗;

7.视力低下、麦粒肿、肌性咽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关节脱位等疾病的中医治疗。

门诊时间

周一~周五全天

门诊地址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诊1号楼六楼

儿童保健科中医保健门诊室

联系电话

-

素材丨儿童保健科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hi.com/jbby/12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