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克(五妙水仙膏)治疗皮肤病例的体会
广州中医院陈革
中药复方楚克(五妙水仙膏)已经临床应用达16年之久,我们最近治疗一批病人,观察其疗效确有独到之处,可谓之丰富了中医外科疗法的内容,但对某些病例不完全适用,现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序号
病种
例
男
女
治疗方法
疗程
疗效
1
雀斑
24
涂药1-3次/3分钟,即擦即脱
7天
79例痊愈38例9例无效
2
黑痣
71
涂药3-5次/30分钟,缓慢脱痂
9天
痊愈
3
疣状痣
12
3
9
涂药5-8次/30分钟,钝器推刮,即脱落。
7天
痊愈
4
鸡眼
45
24
21
涂药后即用白胶布封包,每24小时换药一次,推刮后涂药再封包,5-7次脱尽。
15天
痊愈
5
瘤状痣
25
20
5
在半小时内反复涂药,至皮内呈黑色,基周发红。
8天
痊愈
6
血管瘤
22
8
14
涂药于瘤体表面,反复推刮,加涂至皮内呈均匀的黑色,擦洗不脱色。
45天
17例痊愈
4例有效
1例无效
7
带状疱疹
13
5
8
涂药3-4次,药液漫漫渗入疱疹内,呈均匀的淡灰色。
7天
痊愈
8
甲沟炎
10
4
6
涂药后即用白胶布封包,每日换药一次。
10天
痊愈
9
小腿丹毒
2
2
涂药4-5次/30分钟内。
7天
痊愈
二、疗效分析:
1、楚克(五妙水仙膏)是中药复方混悬剂,具有浸蚀、解毒、收敛、止血之功,能使表皮瘤体及痣、痣赘物凝固、萎缩、干枯、脱落,达到治愈目的;对表浅的急、慢性炎性皮肤病亦可治疗;对雀斑能迅速抹去,愈后不留痕迹,乃其一大优点.
2、对小儿体表红色海绵状血管瘤,越表浅,突起越高的,疗效越好。而散在性颗粒样突起,其底部一片红色海绵状之瘤体,疗效差或无效;对各种年龄之单纯性血管瘤,疗效可靠。很可能是药液溶入到皮内血管网络之间,使其凝固,网络断裂、球体干枯、脱落。
3、本疗法的病机过程,是“生新去旧”的过程,基底慢慢生长,表皮慢慢脱落,多数不留瘢痕,若病变较深,在皮下透过基层细胞,则会产生瘢痕,此种瘢痕较浅且轻微,小儿在长期生长过程中可能被吸收或修复。
4、对雀斑能迅速抹去,则是由于药物对表层皮肤有腐蚀作用,在2分钟之内涂药1~2次即可脱去,但皮肤的全愈则有一个过程,约7天才长好。
5、本疗法有较好的解毒作用,故对于急、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有治疗作用,如甲沟炎,急性带状疱疹、急性丹毒的早期均有效。
三、典型病例:
例一:刘某女5个月广州市外贸供销公司某职工家属。
病史:左肘窝上皮肤在出生时见有黄豆大的红色突起物,随着月份的增长,其红色突起物逐渐形成一个乒乓球状肿瘤,曾于某院皮肤科做放射钴胶布贴3个月,不见褪色与缩小,而停止了治疗。
检查:发育正常,皮肤白嫩,于左肘窝上方之皮肤红色瘤如上所述,表皮略粗糙,压之绵绵且褪色,无破损,无搏动感。
诊断:左肘窝上方海绵状毛细血管瘤。
治疗:采用五妙水仙膏涂布于瘤体表面,使其均匀湿润状分布,视其欲干则加药,用钝性器械反复推刮,使药液均匀地渗入瘤体皮内,然后用外用盐水棉球洗净,见其呈黑色球状体即可,需时约分钟。当日不用肥皂洗涤,三日复诊,完好,表面呈于壳状。一周后复诊,见其瘤体基周开始分离。二周后瘤体表层黑痂全部分离脱落。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保持局部清洁,经常给予消炎剂外敷。脱痂后约一个月基底创面开始收缩,平优,最后平坦,红色球体完全脱去,至此血管瘤则告治愈。
综其上述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阶段:
1、治疗技术期:需1-3小时,药液才能缓慢地进入皮内,且均匀分布呈黑色。
2、枯萎脱痂期:8天至15天,病痂分离与干枯、脱落,患处基底显露,新生皮岛残肉芽生长活跃。
3、愈合期:脱痂时基底部即成愈合面,这是较小的血管瘤脱痂后的状态。而大的突起明显的血管瘤,其深度不一,则创面愈合较慢,脱痂后显露出新鲜嫩肉芽创面。故露有一个生长愈合的过程,才能形成新皮。
例二:罗某女73岁住广州市桂花岗南二街九号。
病史:右背肩胛下于30年前生一小指甲面大小的皮肤粗糙突起物,表面不平但质软,不痛不痒,一直求治疗,慢慢增长,逐渐变大呈椭园形,且有不适感,有时揩破出血,恐其恶变遂于5年5月3日来我院专科门诊。
检查:一般健康状况尚好,无重大慢性病史。于右背肩胛下可见3×5平方厘米大小之灰色赘生物,表面粗糙,且干燥,无不良迹象。
诊断:右背皮肤痣疣。
治疗:五妙水仙膏深布于患处表面,即用胶布直接封贴,24小时后复治,表层推之即脱,反复深药,反复推刮,即显露出鲜红色基底层,平滑面无明显渗血,即外撒千里金黄散,干纱布敷盖。次日复诊,创面潮红,有极少量粘液状分泌物。改用红升丹敷,共计11天治愈。
例三:王某某男7个月住东莞县太平镇5年
病史:出生时即于右上眼皮在面生有数粒红色疱疹样物,渐渐增多而散在分布在整个上眼皮,并成软绵增大,致使上睑轻度外翻,于当地医治无效,于5年5月15日来本专科就诊。
检查:发育正常,营养状态好。右上眼皮表面呈红色粒疱散在分布,上睑外翻,全上眼皮软绵状,眼球部经常有粘液性泪水物,无其他重要病史。
诊断:右上眼皮表面海绵状毛细血管瘤,
治疗:采用五妙水仙膏涂布推刮疗法,前后共治疗三次,每次间隔2周,由于靠近眼球,患儿太小,无法合作,技术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无法使瘤体表面形成黑痂,故不能使血管瘤干枯脱落,因而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四、体会:
1、本组病例中痊愈者例,痊愈率为87.5%,有效者47例、有效率为10.3%,无效者10例,无效率为2.2%。
2、对雀斑的治疗最为理想,快而彻底,数分钟内去其色斑。但技术操作是关键。
3、对深黑色巨痣疗效不理想:一是不能把黑色脱干尽,如将黑色脱落干净就会产生瘢痕,此法在面部的深色巨黑痣不能施行。而对淡云雾状巨型黑痣其疗效显著。对点状皮内黑痣的疗效是可靠的。
4、对单纯性血管瘤的疗效是好的。而海绵状血管瘤要是突出在皮肤上,且色红者疗效好。如生长在眼皮上的其操作技术发挥不好则难治好。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第21卷
具体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