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健康提示
疾病预防从我做起
秋冬季节,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下面是对两种传染病的相关介绍,加深我们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的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01
手足口
手足口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春末夏初、秋季初冬比较多见,常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易传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可重复发病。潜伏期2~10天。手足口常见症状有:
1.出现咳嗽、流鼻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2.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水泡,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会流涎拒食;3.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棱形的水泡;4.患儿臀部及肛周也会出现和手、足部位一样的皮疹。
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主要应做到:1.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喝开水,避免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
2.避免与患儿接触,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采取隔离措施;3.要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桌椅等消毒处理,室内要多通风;4.幼儿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5.传染病高发期,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6.注意婴幼儿的营养健康,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以免降低机体抵抗力。
02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常发生于儿童的急性传染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由于其发病症状和手足口病相似,又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容易与手足口病混淆。那么,如何把两者区分开呢?
END
玩·活·真
儿童为本,发展适宜性教育
成都天府新区幸福麓山幼儿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