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管返流症状(反酸症状):多见于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症状轻时出现干哕(呕而无物),重者出现呕吐(呕而有物);
(2)食管炎症症状: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感;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食管黏膜糜烂而致慢性出血或大出血,并可导致贫血;病程较长者由于食管黏膜的瘢痕形成,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感可以较轻;
(3)食管梗阻症状:早期,食管炎症可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可因食管黏膜瘢痕形成,产生吞咽障碍,特别是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4)并发症症状:并发咽炎、喉炎时,可以出现咽炎、喉炎的症状;
反流性咽炎患者常常表现为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痛感。严重的患者整天的干咳,清桑、刷牙的时候还会有恶心欲吐。
病因
1.直接刺激
反流的酸直接刺激咽喉黏膜引起损伤及不适主诉。正常的喉部上皮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物质在喉咽反流患者中缺失,共同减弱了黏膜防御机制。同时,咽部黏膜缺乏食管的运动廓清能力及唾液中和作用,故较后者明显对反流刺激更敏感。
2.迷走反射
反流的物质可以刺激远端食管,引起迷走反射,引发的慢性咳嗽和清嗓可以对声带黏膜造成损伤,同时可以引起上食道括约肌的松弛反射,而使反流物进入到咽喉部引起损伤。
慢性咽炎是在各种外来刺激因素作用下所致的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引起慢性咽炎的原因很多,但很多的患者在治疗时往往忽视了一种原因引起的咽炎,就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炎,这种咽炎单纯进行咽喉部的治疗一般疗效不佳,仍然会反复发作的,还应该针对病因胃食管反流进行治疗。
胃食管反流是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异常造成的,正常情况下,该括约肌起着类似单向开关的作用,食物或饮料等通过口腔吞咽,进人到食道下段括约肌附近时,开关开放,食物饮料等顺利排人到胃内;没有进食时,则该括约肌关闭,胃内的食物及胃液等则不能反流到食管。当各种原因导致该括约肌松弛,单向开关作用失效时,胃内容物和胃液等就可能反流到食管,甚至到达咽喉、气管等部位,刺激咽部、气管,从而出现咽部不适、异物感、慢性咳嗽等,尤其在饭后、平躺等情况下,胃酸反流机会明显增加,胃食管反流性咽炎的症状就更加明显。胃食管反流性咽炎还与食管蠕动能力降低、胃排空迟缓和胃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除了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外,其常可伴有程度不同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如胸痛、烧心、泛酸、嗳气、胃胀、胃痛等。对那些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慢性咽炎的患者,应注意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性胃炎。如有此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和胃酸的药物,内科治疗无效的试行抗反流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常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并加用吗丁啉,西沙比利或莫沙必利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减少反流。临床观察,发现反流性的诱因,不良情绪和吸烟居发病诱因的前列。它们都有引起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从而导致胃酸反流的作用。
临床症状
1、喉部有异物感
咽炎疾病出现后,患者在清晨醒来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喉部有异物的感觉,咽又咽不下去,而想吐却有吐不出来,令患者非常的苦恼,这种症状就是受到疾病的影响而出现的症状,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
2、失声
在患上了这种疾病后,患者很容易出现失声的症状,但是这种症状是短期的,患者若能够及时的接受治疗的话就会缓解症状。有些患者在患上了咽炎后也会出现在清晨的时候经常会吐出粘稠状的痰块,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现象。
3、喉痛
喉痛也是在患上这种疾病后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一般情况下这种症状是在患者感冒发热后出现,如果患者没有及时的接受治疗或者是治疗方式不当的话,还会演变为恶性肿瘤,所以,患者出现了喉痛症状的话,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接受治疗。
预防
高盐饮水,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活;其次,高盐饮食可能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导致免疫力下降,各种细菌、病毒乘机而入,引发咽炎。因此,秋冬季节,保证自己和家人少吃盐,也是保护咽喉健康的关键。除此之外,日常饮食中还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则是多多益善,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奶类、豆类等,有利于促进损伤咽部的修复,并消除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多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海产品等,有利于慢性咽炎损伤部位的修复。此外,还应多吃润燥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藕、枇杷、蜂蜜、猪肺、沙参、麦冬等,可用这些食物制成蜂蜜绿茶饮、银耳百合汤、杏仁雪梨汤等,既简便易行又有较好的保健功效。
反流性咽喉炎在国外早已经是受到重视的引起咽喉炎的原因,其病理上咽喉部上段肌肉功能紊乱,导致胃酸返流至咽喉部,导致咽喉部粘膜发生病变产生相应的病理改变。
对于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应考虑抑酸治疗,保护胃粘膜,促进胃动力;有条件且咽喉炎反复发作者可以考虑行咽喉部胃酸监测,诊断明确后,有咽喉反流阳性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规范的抑酸治疗,严重者甚至要考虑手术治疗。此外,还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切忌吸烟,因为吸烟会造成返流,每次吸香烟都会加重咽炎。
反流性咽喉炎患者还需要改变生活习惯,不穿过于紧身的衣服,特别是围绕腰部(裤、服饰、皮带);不要刚吃完就躺下;应该低脂肪饮食,限制摄取瘦肉,限制摄入黄油,避免吃油炸食品,避免吃巧克力、吃奶酪。
日常生活中以茶为饮品除预防和改善治疗炎症外还能调节人体机理平衡,清热解毒,消炎抗菌,这类中草药茶主要有野菊花、胖大海、蕃楸草、箐橡草等。
1.抑酸治疗联合生活方式改变
仍然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后者主要包括避免睡前进食、抬高床头、减少晚餐摄入、避免过食、戒烟酒浓茶咖啡及高脂类食物、甜食、酸性水果(橘子,杨梅等)、减重等,前二者被认为尤为重要,甚至研究发现单纯生活方式改善即可以使咽喉部不适症状获得明显缓解,从而提出把生活方式的改善作为主要治疗的观点。
(1)质子泵抑制剂(PPIs)质子泵驱动细胞内H与小管内K交换,质子泵抑制剂阻断了该交换途径,较原有的抑制胃酸的药物组胺受体拮抗剂相比较,作用位点不同,且夜间的抑酸作用好、起效快,抑酸作用强且时间长、服用方便,因此在喉咽反流的抑酸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治疗有效后应逐渐减量。长疗程可以使症状改善更加明显。除此之外,质子泵抑制剂的有效性不仅表现在喉部不适症状及喉镜所见表现的改善,其客观声学评估参数也随着治疗进程有所改善,可能是因为治疗后声带肿胀、炎症等情况好转,毛细血管分布、黏液量和声带黏膜运动的稳定性等局部微观情况改善。症状的缓解往往早于喉镜表现的改善。
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副作用:抑制钙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及骨折(髋部及椎体常见)、艰难梭菌感染引起腹泻、耐受、停药后酸分泌反跳性增多、和氯吡格雷合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复发风险、增加胃癌风险(尤其是有Hp感染时),是否会引起VitB12和铁的缺乏还有待考证。
(2)H2受体阻滞剂用于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主要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常在睡前应用。关于其有效性结论不一。可以尝试对于质子泵抑制剂及生活方式改善治疗后仍然无法获得明显缓解的患者应用。
2.复发或疗效不佳病例
对PPIs疗效不佳的病例,需要考虑是否存在非酸反流、是否是较严重的喉咽反流类型及需增加疗程剂量的可能性,也应考虑是否诊断有误,尚存在其他病因,如食管咽反流、过敏、过量烟酒、肺部疾患、鼻窦病变等。可添加组胺受体阻滞剂、促胃动力剂等,并调整生活方式。
3.食管咽反流
临床中,经验性的抑酸治疗对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明显疗效,于是有学者提出食管咽反流(EPR)是可能的原因。其主要和食管的运动不良、括约肌张力下降、容量廓清功能下降有关。常见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吞咽困难、发音困难、清嗓、腹胀、打嗝等。可通过伏卧位的食管钡餐造影见到食管疝、食管失迟缓、口咽的吞咽活动异常等诊断。
4.嗓音治疗及相关声学评估
最近的研究发现,对于喉咽反流的患者,加用嗓音治疗,可以增强喉咽反流的治疗效果,声嘶、气短等症状以及部分嗓音学参数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改善。嗓音治疗是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治疗的方法的种类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而改变,也会由于医生的不同而改变,但是会有相似的效果。
嗓音治疗包括间接嗓音治疗和直接嗓音治疗。其中前者指以嗓音教育为目的,为患者讲授正常声带解剖和嗓音病理的知识以及嗓音卫生相关知识。直接嗓音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说话技巧,以达到增加发声效率和改善嗓音质量的目的。包括嗓音休息、共鸣训练、腹式呼吸、增加软起声、减少硬起声、气流训练、咬音训练以及局部的喉部按摩(从先前的甲状软骨开始,将示指和拇指放置在甲状软骨的间隙,并绕圈按摩,从而降低喉位和减少喉上肌肉张力,使用于嗓音功能亢进、声门功能不足导致的过度肌肉张力)等方法。
5.外科治疗
有症状的非酸反流(在职业用声者中常见)、药物及生活方式联合疗效不佳、反流严重、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不良、副反应严重、年轻患者避免长期用药或经济原因等均作为外科治疗的适应证。胃底折术是最常见的术式,现在多采用在腹腔镜下进行操作。将胃底部的黏膜折叠环绕于下端食管,从而加强食管括约肌,来达到控制反流的目的。
6.新药
GABAB阻滞剂AZD及亲代谢性谷氨酸盐受体5拮抗剂ADX可以减少暂时性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增加其张力,是目前新出现的治疗选择。
预防1.避免过饱、晚餐过多或夜宵。
2.餐后勿立即休息并应适当抬高床头。
3.戒烟戒酒,少食辛辣、咖啡、浓茶。
4.避免腰带过紧。
5.减少高油脂及高糖食物。
6.减少柑橘、杨梅等及其它酸性水果摄入。
内容来源于网络
刘雲liu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