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济源二院,分享最新动态
上周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很多家长问我:“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啊?”“这个病可怕吗?”他们因为不了解,听说幼儿园有孩子患上此病,感觉忧心忡忡,生怕殃及自己的孩子。“疱疹性咽峡炎”到底是什么东东?怎么治疗?怎么预防?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
疱疹性咽峡炎是我们儿科的常见病,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又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A组柯萨奇病毒肠病毒引起,偶尔也可由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多发于夏秋季,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可以通过粪口传播、接触传播及呼吸道传播,潜伏期一般为2-7天。
患儿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伴有咽喉痛、流涎、厌食、拒食、呕吐等,患儿咽部充血,出现多个灰白色米粒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1到2日后破溃,形成溃疡。需要警惕的是:该病起病急,孩子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惊厥,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及时就诊。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最大的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咽峡部有疱疹,而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的,并伴有发热。(注意:即便诊断疱疹性咽峡炎后,也一定要注意观察手足部位是否出现皮疹,因为可能为手足口病的早期。)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说,很少会出现重症。少数手足口病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会导致死亡。
“这个病可怕吗?”答案是:“不可怕”。如果及早发现,抗病毒治疗,对症用药,患儿能较快康复。这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在1周左右就好了,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患儿疱疹破溃成小溃疡后,会觉得非常疼痛。减轻疼痛的小妙招: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淡盐水漱口,少量多次饮水,忌刺激性饮食,可用西瓜霜喷剂、冰硼散等喷咽部,以减轻咽痛。如果实在难以忍受,可至济源二院五楼找儿科医生帮忙,她们有秘方,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如何预防1.疾病高峰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2.教会孩子勤洗手、注意卫生;
3.注意室内卫生、勤通风、勤消毒,被褥常晾晒,玩具定期消毒;
4.成人接触孩子之前一定要洗手,不要随便亲吻孩子;
5.注意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现在正是疱疹性咽峡炎肆虐时,如果发现孩子发热、流口水、食欲不振、拒食,就要怀疑是此病,医院诊治。有了您的精心呵护,才会有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儿科:付军霞
编辑:卢佩 校对:赵圆圆白癜风该怎么治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